關鍵字:病從口入
-
還在喝瓶裝水?塑膠微粒恐致失智、心臟病 自保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417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容易病從口入,如何避免塑膠微粒危害健康?專家建議,少喝瓶裝水,多多飲用煮沸過的自來水,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分,且多吃抗氧化、富含纖維的蔬果。此外,盡量少吃塑膠加熱的即食品,以紙杯裝的熱食和塑膠袋裝的熱食、熱湯等。「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1項2024年研究指出,人類大量使用塑膠製品,塑膠垃圾進入河川與海洋,再分解成塑膠微粒入侵食物鏈,水源首當其衝。研究證實,每公升瓶裝水含有11萬到37萬個塑膠微粒,其中90%為奈米塑膠微粒。 -
遠離腹瀉、急性腸胃炎! 加強防範諾羅病毒、肉毒桿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38上周全台超過25萬人次因腹瀉、急性腸胃炎而就醫,主要罪魁禍首為諾羅病毒。食藥署表示,追求營養均衡、菜色豐富多元之外,如何讓免疫力較弱的老幼吃得安心,更屬重中之重,建議調理餐點時,牢記「5要」,預防食品中毒。食藥署進一步說明, 除了諾羅病毒以外,其他像是肉毒桿菌也廣泛存在自然界中,其分泌毒素所造成的中毒致命率,更是所有細菌性食品中毒的第1位,嚴重危及健康。 -
穿鞋很重要!退休族赤腳下田爬山 竟遭寄生蟲爬入腸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9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醫師張為碩表示,會造成人類感染的鉤蟲主要有美洲鉤蟲與十二指腸鉤蟲,可經由皮膚穿透造成傳染,並在體內產卵滋長,特別是赤腳行走在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土地,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 -
輕症居家照護使用「清冠1號」抗疫 中醫師解答宜與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隨著近期本土確診人數暴增,前來中醫門診詢問清冠1號的民眾明顯增加,有很多民眾想先囤著清冠1號以防不時之需,或者是拿來保養以預防染疫,中醫師周宗翰特別針對門診中常遇到的問題整理並解答。 -
諾羅病毒來襲!單週11萬人腹瀉就醫 近4週傳83起群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51身為學生的你,身邊有人因為腹瀉請假嗎?或是有人在FB提到自己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拉個沒完呢?因為諾羅病毒正在偷偷入侵大家的生活!疾管署表示,上週(2月20日至2月26日)因腹瀉就診的人多達11萬人,且近4週(1月24日到2月19日)發生83起腹瀉群聚通報。疾管署提醒,勤洗手與注意飲食,才能防範「病從口入」。 -
避免中秋節腸胃炎來攪局 醫師提醒烤肉記得掌握這4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13時序雖已入秋,但由於天氣仍較為炎熱,民眾在燒烤時,若未注意食材保鮮,容易孳生大量細菌,吃下肚後便可能因攝入致病細菌或病毒,導致急性腸胃炎;陳祖儀指出,雖然腸胃炎屬自癒型疾病,正常情況下,經休息多可好轉;但若出現劇烈腹痛、頻繁嘔吐及腹瀉,甚至出現胸悶、呼吸困難、暈眩等情形,即須盡速就醫。 -
造成肺炎的原因不只新冠病毒 口腔病菌更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9030牙醫師呂睿庭表示,像該名男子一樣,因牙周病而引發肺炎的個案,臨床上不在少數,兩者之間可說是息息相關。許多民眾總把牙齒保健、看牙這件事情排在其他科別之後,但俗話說「病從口入」,如何控管感染的入口,便是民眾的首要任務。 -
史上最長寒假結束前 快糾正學童3大NG衛生習慣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04戴季珊表示,有些不良衛生習慣是需要一再提醒糾正的,像是孩子看見有興趣的物品就忍不住東摸西摸,在診間經常發現小孩看到沒見過的物品就想伸手拿起來玩,或是經常反覆碰觸樓梯的扶手、電梯的按鈕等,卻往往不記得摸過就要洗手,要是突然鼻子癢、眼睛癢就用手去揉,就在無意間將病菌帶進體內。此外,孩童有時使用餐具並不靈活,會改用手取食,也可能把病菌一起吃進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