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用電腦
-
白內障、老花眼年輕化 吃「葉黃素護眼」都補對了嗎?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246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網路重度使用者每天至少7至8時都在使用手機或是3C產品,如果再加上上班時使用電腦,回家又看電視、看書等,大概只有睡覺的時候,眼睛才能獲得休息。因此,許多本來是老人家才會罹患的眼睛疾病,例如白內障現在都年輕化,就有30、40歲的中壯年族群,甚至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就連原本40歲才會有的老花眼,現在也都提前至30幾歲就發生了。 -
長時間久坐不動!肌肉竟抽痛 小心肌筋膜症候群找上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90中醫師賴睿昕透露,門診中各種拉傷、抽筋和反覆疼痛的病人數也來到新的一波高峰。她坦言,許多患者以為是小拉傷不以為意,卻發現患處疼痛綿延不絕,且按壓疼痛強烈,加上隨著工作使用電腦、躺沙發追劇等習慣,導致病情更加惡化,反覆使用止痛藥也不見起色,最終只好來中醫門診求診。 -
放任散光不矯正恐霧「視」 白內障手術可能白忙一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1038周秉義醫師表示,隨著年紀增長,難以避免白內障的發生,目前只能透過手術治療白內障,若患者同時具有散光問題,能透過手術來達到雙效且加乘的治療效果,透過置換不同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恢復清晰視力。 -
水晶體熟透再進行白內障手術? 醫:誘發青光眼風險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641眼前一片霧茫茫,小心可能不只是眼睛疲勞,尤其60歲以上的年長者,需留意是否罹患白內障。不過,眼科醫師林芸萱也提醒,一般而言,白內障多發生在年紀較長的人,但也有部分20、30歲的年輕人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眼睛受到外力撞擊,或有高度近視者,也可能會出現白內障。而最讓白內障病患與家屬困擾的事情莫過於人工水晶體的選擇,由於目前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多元,許多民眾對於白內障手術應植入哪一種人工水晶體毫無頭緒,甚至有病患會直接請醫師自行幫他決定,林芸萱醫師建議,由於人工水晶體植入後就是用一輩子,民眾應做好功課、審慎評估與選擇。 -
誰需要裝心律調節器? 醫師提醒1行為進出海關更安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9疫情趨緩,許多出國旅遊人數明顯變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鍾偉信表示,裝置節律器(心律調節器)或去顫器的民眾在進出海關時,務必攜帶節律器識別證,就可避免許多麻煩。 -
台灣每4人就1人乾眼症! 3大關鍵營養素你補對了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02環境、生活、體質因素都可能引發乾眼問題,要改善乾眼建議從正常生活型態作起,包括充足睡眠、不熬夜。在台灣,平均每4人就有1人乾眼症。錯誤用眼習慣增加,眼睛緊盯3C時間變長,導致眨眼頻率變少、淚液分泌降低,乾眼族群因而愈來愈多。眼睛保健相當重要,除了一般人熟知的葉黃素,針對乾眼症狀要改善乾澀、疲勞,須要搭配能維持眼部濕潤、淚液分泌的營養成份,比如智利酒果、山桑子富含花青素,可增加眼睛淚液分泌功能、優化夜間視力清晰度。 -
肩頸勞損可分2種!預防掌握4大原則 醫師提供1招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14現代人生活中習慣依賴3C,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不良姿勢使用電腦,衍生不少肩頸痠痛等困擾。1名50多歲中年男性,因為後頸枕部脹痛、眼眶酸脹、耳鳴、頭暈、頭痛及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剛開始前往大醫院看了不少科別,做了許多檢查症狀仍持續,最後由骨科醫師將錯位的頸椎關節矯正復位,再利用增生療法強化穩定頸椎結構,搭配針刀技術放鬆沾黏筋膜,後續配合復健伸展運動、避免不良姿勢,症狀已大幅改善。 -
大肚腩原因找到了! 研究發現:睡太少脂肪會集中腹部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35「肥胖」不僅是愛美的男女永遠都在對抗的敵人,肥胖容易引發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族群,是醫療界與政府想解決的難題。不少台灣人也面臨相同困境,晚上不睡覺躺在床上滑手機,造成睡眠情形不佳以及眼睛疾病以外,連帶影響到的重點區域,便是腰圍。研究發現,清醒的時間越長,人越想進食,身體活動量並未增加,暴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