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活能力
-
髖部骨折死亡率高於癌症! 醫師警告應從骨鬆開始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61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2大流行病,其中,屬高齡社會的台灣,髖部骨折率更居亞洲首位。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為響應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陳崇桓理事長呼籲長者應正視骨質疏鬆的威脅,並倡導「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鼓勵國人進行DXA骨密度檢測,提早預防骨質疏鬆。 -
高風險孕婦量身定制產檢項目 提早為胎兒健康做好把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9465對於高風險孕婦,徐浩醫師還建議自費進行額外的檢查,像是特殊基因檢查,包括: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X染色體脆折症篩檢,以及羊水晶片檢查。國建署針對34歲以上高齡產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檢查補助,通常在懷孕16至18週進行羊膜穿刺,透過分析羊水中的胎兒細胞檢查染色體,以篩查唐氏症、迪喬治症候群。 -
立院初審通過80歲免評表可請外籍看護 家總提3大隱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25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隨各國人口逐漸高齡化與搶占長照人力,我國外籍看護人力資源將愈來愈稀缺,應納入整體長照服務人力管理、規劃與使用。家總一直主張外籍看護人力聘僱條件不應以年齡為準,而應優先給予失能程度較嚴重的失能、失智與身心障礙者。 -
6旬婦罹巴金森氏症!長期服藥病況卻無感 原因出在這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61巴金森氏症患者用藥需要多注意,新竹臺大分院巴金森治療團隊營養師陳姿羽表示,患者最好在飯前30分鐘或飯後1小時服藥,且避免與高蛋白質食物同時服用,以減少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 -
中秋節憂鬱症狀恐加重! 醫授憂鬱症患者6大自救方法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42中秋節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是團聚的時光,期望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享受假期,共同烤肉賞月,是件美好愉快的事情,但是對患有憂鬱症的明月(化名)而言,隨著中秋節的接近,心情反而更加低落焦慮、變得沒有食慾,空虛疏離的感覺也不斷在腦海中盤旋,覺得自己像處在黑洞中,無力面對外界的事物,甚至不想出門也不想說話,一想到要面對眾親友,就覺得壓力特別大。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楊琇雯醫師將為你說明為何憂鬱症患者在節日來臨時,症狀會出現惡化,以及患者本身又可靠哪些方法自救。 -
健保署擴大給付SMA藥物 病友治療後可自理生活迎未來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248台灣神經學會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個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病人的運動功能會隨著時間,持續不斷的退步,直到肌肉無力、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科部鐘育志醫師說明:「SMA是一個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以臨床表現來說,患者的運動功能將隨著時間日復一日持續的退化,直到肌肉無力萎縮,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精神疾病 醫:穩定用藥可控制不復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8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跟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只要透過藥物好好控制、穩定病情,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尤其,現在有長效針劑可以選擇,病友不用擔心服藥被發現,也可以省去經常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之苦,生活更安心。 -
賈靜雯《瀑布》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 獲金馬女主角肯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10什麼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屬於綜合型且精神症狀多樣性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