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物理治療
-
找回長輩好肌力 成大藉AI科技提供訓練並即時記錄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07成功大學前瞻醫材中心表示,高齡長者在面臨長時間臥床的狀況之下,肌肉力量減退的速度是年輕人的2至3倍之多。如何使高齡長者在病後維持基本的肌肉力量使其能透過功能訓練,逐步回復身體生理功能,以及避免因為長期臥床與缺乏適當復能訓練而導致的後續失能現象,是醫療院所及健康照護團隊近年來致力發展的方向。 -
新冠病患痊癒物理治療不可少 「運動菜單」提升免疫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37台大醫院強調,COVID-19感染後的人士,在急性症狀控制好,進入恢復期時,普遍出現體能與活動力衰退的現象。而物理治療師可以說是醫療界的運動專家,本院物理治療師在COVID-19感染恢復期參與防疫團隊,教導病人床邊運動,協助病人可以在較佳體能狀況下出院,重新回到家庭與社會活動。 -
肩頸腰背痠痛怎麼都好不了? 原來是走路體態惹的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960動晰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人走路的姿勢相當關鍵,許多人站姿或坐姿等體態有問題,經常是因為走路姿勢不正確所以引起,當中原因大致可分為3類:(1)上班族長時間固定姿勢;(2)接近中年運動量減少;(3)扁平足等因素天生就有歪斜,當足部經常姿勢不正常,會連帶上半身也都會有問題。 -
要活就要動! 高齡友善復能教室邀請住院長輩做伙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24花蓮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高聖倫表示,老年醫學科病房內,有8到9成的病人,都有復能的需求,過去復健都是安排在床邊或病房走道邊,不僅場地受限外,病人分配到的訓練時間也有限,所以在老年醫學科病房外,特別規劃「高齡友善復能教室」,並設置上下肢肌力訓練機及坐式踏步機等6種復健儀器,讓病人能接受多樣的訓練項目,不僅活動內容更加有趣,復能的效果也更好。 -
骨盆腔微循環受阻尿失禁恐上身 這樣做告別溼答答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663根據衛福部統計,大約有60%的45歲以上曾經懷孕生產過的婦女,因為年齡漸長,肌肉支持力降低,而有過尿失禁、頻尿及尿急等症狀;另外,日本富山大學名譽教授、醫學博士田澤賢次則指出,當骨盆腔內的溫度過低,就會使得血液流動不佳,導致和排尿相關的膀胱括約肌容易堆積乳酸、僵硬,進一步導致其功能減弱,就容易造成尿失禁等漏尿問題。 -
買錯輪椅壓迫薦椎長褥瘡 專家:選對輔具避免2次傷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30對於行動不便的肢體殘傷者及年長者來說,輪椅是唯一代步工具,藉由輪椅可自由移動和參與社會活動。不過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科主任蔣尚霖說,採購輪椅時必須謹慎,不是越貴、功能越多就最好,而是應該適合自己,否則容易出現後遺症。例如,久坐且壓力不平均,就容易產生褥瘡。輪椅不符身形,就可能導致的脊椎側彎和胸椎後彎。再者,操作性不佳,必須持續用手推輪椅,就會導致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和三角肌僵硬等。 -
常打電腦或是午休趴睡 壓迫神經恐引起肘隧道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92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何宇淳指出,許多人在小時候都玩過「麻筋」的遊戲,同學們會以手指互彈手肘的內側,只要撞擊到正確位置,就可以讓整隻手瞬間又麻又痛又無力。 -
熟男受疼痛折磨以為卡到陰 檢查發現「公主病」上身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48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致螢表示,患者沒有不良習慣,平日生活沒有耗費體力的粗重工作,但身體疼痛卻如影隨形,身體各部位幾乎無一倖存,即便到多家診所、醫院就診,做過不少抽血及放射檢驗,結果總是莫衷一是,吃止痛藥休息一陣子,似乎有些改善,但過沒多久,全身疼痛再度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