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50歲陳先生因車禍意外而腦部損傷,四肢無力,必須長期使用輪椅,但他罹患糖尿病,循環不好,長期下來薦椎處受到壓迫,迫出現1個2公分乘2公分褥瘡,久久不癒,且一摩擦就痛,苦不堪言。
對於行動不便的肢體殘傷者及年長者來說,輪椅是唯一代步工具,藉由輪椅可自由移動和參與社會活動。不過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科主任蔣尚霖說,採購輪椅時必須謹慎,不是越貴、功能越多就最好,而是應該適合自己,否則容易出現後遺症。例如,久坐且壓力不平均,就容易產生褥瘡。輪椅不符身形,就可能導致的脊椎側彎和胸椎後彎。再者,操作性不佳,必須持續用手推輪椅,就會導致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和三角肌僵硬等。
如何挑選輪椅?蔣尚霖建議,應先參考患者身體狀況、症狀特徵、身材尺寸以及使用目的。不過,受限於經濟因素,國內機械式輪椅的需求仍大於自動輪椅。
選擇輪椅時,首先注意座位寬度,最好寬度比臀部最寬處多1英吋(約2.5公分);在高度上,要比腳後跟到膝蓋後側的距離還要多2英吋(約5.1公分)。至於座位深度,則要比膝蓋後側到臀部後緣的距離少1到2英吋,靠背高度則是上緣最好在肩頰骨下方2英吋,乘坐者的胸椎才不至於過度前彎;而扶手高度應為臀部底面到肘關節的距離,方便站起時施力。
食藥署醫粧組科長蔡文偉指出,機械式輪椅在國內屬於第1級醫材,民眾挑選時,應該考量尺寸、操作性、重量、外觀,還必須顧及安全性,瞭解輪椅疲勞強度測試等數據。為了讓民眾安心,食藥署自今年7月29日起,要求機械式輪椅的性能安全及結構強度須符合國家標準CNS14964-8、ISO7176-8或其他同性質相關標準。
另外,選購機械式輪椅前,應先尋求專業醫療人員診斷、諮詢及評估,選擇符合需求的產品,並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學習如何正確、安全地使用機械式輪椅,才能避免產生2度傷害。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國40萬名無症狀B肝帶原 發生肝硬化高風險不自知
▸減重藥「沛麗婷」恐致癌 食藥署廢除藥物許可並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