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物理治療
-
你的頭暈可能是眩暈 「前庭復健運動」助舒緩慢性頭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543醫學研究顯示,全球有高達 17%的人受到頭暈困擾,在台灣,這等於將近有4百萬人曾被頭暈糾纏。雖然頭暈這麼常見,但它既沒有特效藥,也少有手術可以治療,導致很多病友,不但醫不好頭暈的問題,也欠缺詳盡合理的解釋,無法擺脫頭暈的痛苦,生活品質很差,活在焦慮困惑之中。怎麼判斷是頭暈,還是眩暈?該如何跟醫師闡述病況? -
乾眼症成因眾多! 眼科脈衝光物理治療緩解乾眼症不適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054誘發乾眼症的成因很多,上明眼科總院長潘志勤醫師指出,眼睛發炎是造成乾眼症的頭號殺手。其他包括各種過敏性的結膜炎、女性種睫毛畫眼妝、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和空汙等,也都可能導致眼睛的發炎反應;其次為眼睛眨眼功能不全,這與傳導神經有關,一般當我們眼睛張開時角膜淚水會逐漸蒸發,而眨眼的目的是幫助淚水進行交換,正常約5至6秒眨眼1次。通常老年人神經傳導反射變慢、眨眼頻率下降;年輕族群則過於專注3C螢幕或追劇,導致眨眼次數也大幅減少。 -
長者最怕骨刺、骨鬆和關節炎 醫:從日常預防保養做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03若要預防骨刺發生,應避免長時間重複性地使用關節,定期休息、適度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體重過重對關節產生額外的壓力,必要時使用支撐性工具,如鞋墊、護具等,可減少關節的壓力,藉此減少骨刺的發生;倘若出現骨刺,常見疼痛不適感、腫脹或活動範圍受限等,依據診斷結果可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止痛藥或其他抗發炎藥物來緩解疼痛,也可以透過物理治療幫助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嚴重者則可能需要透過手術切除骨刺,以修復受損的關節組織。 -
新冠疫情反撲 醫院長照機構與救護車強制戴口罩不鬆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66疾管署今(23)日表示,因應近期COVID-19疫情有升溫現象;同時,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屬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且老人福利機構照護者多為感染後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之脆弱族群,為保護民眾及機構人員健康,自5月31日起醫療機構、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並維持裁罰規定;其他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救護車,則改列為建議佩戴口罩。 -
手腕不明突起物是腫瘤? 骨科醫談「肌腱瘤」如何處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889很多人會突然發現手腕的部分有不明突起物,還以為自己罹患了癌症。骨科醫師陳鈺泓表示,手腕突起物多為「腱鞘囊腫」,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肌腱瘤」。 -
上班族長期久坐姿勢不良易肩頸痠痛 專家親授緩解妙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63根據2021年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近5成的民眾有肩頸痠痛的困擾,且大多為上班族、學生等需要長期在桌前的人。除了肩頸痠痛,久坐也會造成腰痠背痛、肥胖、代謝不佳、心血管疾病。肩頸痠痛跟工作環境有強烈的關聯,包括電腦桌、螢幕、椅子、滑鼠的高度,椅子的腰背角度。桌子太高,手放上去會不自覺聳肩;電腦螢幕高度不妥,也會影響頸部肌肉。 -
中風後復健應掌握6個月內黃金期 醫曝預防2次中風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43蘇宗柏醫師指出,預防腦中風以控制血壓、血糖穩定為主,尤其腦中風已不再是老人的專利,近幾年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更使得規律運動和定期檢測血脂、血糖和血壓控制格外重要。 -
部醫用心助失智、長者安心 3日照中心獲國家品質標章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21長照2.0相關政策上路至今,幫助不少家庭。今(28)日衛福部邀請「台北醫院悅心失智日照中心」、「苗栗醫院田心寶智能學堂」與「彰化醫院二水日照中心樂齡練功坊」共同展示日照成果。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針對部立醫院配合長照2.0政策,陸續設立日間照顧中心,提供長者優質的醫療及照顧,給予高度肯定,並鼓勵各醫院持續精進長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