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牙周疾病
-
健保署公布前10大醫療費用排行 慢性腎臟病最燒錢!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140國人醫療費用前10大排行以慢性腎臟疾病為首位,其次依序為第2型糖尿病308億元、齒齦炎及牙周疾病180億元、齲齒164億元、原發性高血壓140億元、到院抗腫瘤治療(放療、化療)134億元、呼吸衰竭125億元、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億元、思覺失調症115億元、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110億元。 -
糖尿病受牙周病和缺牙數量影響 每天做這件事可預防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499研究小組表示,勤刷牙可能是降低糖尿病的因素之一。而牙周疾病和缺牙數量增加,則可能提高糖尿病發生率。因此,改善口腔衛生可能與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有關。所以,研究人員建議,要把口腔衛生列為糖尿病預防計劃的一部分。 -
「檢、刷、線、嚼」落實口腔保健 對身體好處有這些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909每年3月20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World Oral Health Day)」,今年主題為「說『啊』!口腔健康大家一起來」,將口腔保健定位為全民運動,呼籲全民一起來守護口腔健康。 -
腎病去年耗健保513億元居冠! 洗腎人數衝破9萬大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70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洗腎人口數年年增加的原因,應該與三高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控制不良有關,前端的預防沒有做好,最後只能接受洗腎治療。統計顯示,5成洗腎病人罹患糖尿病,必須洗腎才活得下來。醫學文獻發現,如果能夠換腎,病友的5年存活率為9成,要比洗腎的4成5高出許多。 -
糖尿病與牙周病共病關係 致病機轉不謀而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研究發現,高血糖確實增加牙周病風險,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被,且牙周病的嚴重程度也比一般人嚴重。若口內有植牙,發炎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幅提升。 -
假牙怎麼做才自然 醫師說選對材質很重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81林孟瑤醫師表示,現代人對於牙齒美觀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上牙齒缺損的復形材料選擇,除了考量牙齒缺損狀況、所需強度大小外,也都會注意美觀上需求。以往給人外觀好看但不耐用印象的陶瓷材質,隨著科技的進步,使全瓷復形物兼具適當強度、良好生物相容性及能夠達到與自然牙相似等優點,漸漸成為主流,被廣泛應用於陶瓷貼片、嵌體、傳統固定式假牙及植牙支持之固定式假牙等。 -
孕期前後勤刷牙 不讓牙周病危及母嬰健康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273母親節剛過,對許多準媽媽及新手媽媽們來說,升格為人母的喜悅,特別值得好好慶祝。媽媽除了全心照顧寶寶的健康外,自己的健康狀況也不容忽視,尤其牙齒特別容易缺鈣、掉牙或發炎。牙醫師呂睿庭表示,女性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迅速分泌,會造成牙周菌數量攀升,罹患牙周病的風險較一般人來得高。不僅產前如此,產後新手媽媽的 -
牙周病蝕去齒槽骨 他30多歲牙齦老摳摳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260一名30多歲男性長期牙齦紅腫流血,但工作需24小時值班,以為是睡眠不足導致火氣大,就醫檢查才知已罹患嚴重牙周病,雖然牙齦外觀看不出來,但齒槽骨只剩10%,牙齦情況比70歲老年人還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