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爭執
-
進口疫苗抵台恐延後1個月 指揮中心駁張榮味符合資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04施打新冠疫苗似乎是結束本土疫情唯一解方,不論外購(贈)或國產疫苗都有很大爭議,今(8)日上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接受立法院總質詢坦言,國際疫苗恐怕整體到貨將會延後1個月,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強調,絕無因國產疫苗,讓日本降低贈與牛津AZ疫苗數量。 -
確診者因醫療資源不足無法住院 你的防疫保單賠不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93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讓防疫保單成為熱賣商品,消基會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檢視8家防疫保單內容,提醒民眾,隨疫情變動,保險履約時恐產生爭議,金管會應邀集壽險業者共商解決之道。 -
低潮來襲時該如何調適? 試著透過心情筆記找回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85醫師評估她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的情緒中,長期下來將不堪負荷,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的風險,遂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教導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的技巧,並陪伴她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2個月後,李太太漸漸學會調適壓力的方法,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 -
「紓困」公式再簡化 陳時中:寧可錯發也不能漏發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28陳時中表示,雖然許多需要緊急紓困的擴大對象,勢必會有無法提出證明的民眾,但政府單位仍然希望能有審查資料,因社會福利申請必須有嚴格條件,已經要求衛福部今日下午提出簡化公式,提供給區公所工作人員,讓審查時能方便一些,寧願錯發一些人,也不能漏發給任何一個需要紓困民眾。 -
【影】疫情初期傳口罩囤積抬價 政府徵用口罩秘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057羅浚晅表示,台灣相對世界各國,本土案例非常少的重要原因,就是台灣人民的高素質,每個人都在疫情期間戴上口罩,雖然社區有零星感染案例,以及病毒在環境中可短暫生存的危險性,但因大家都戴上口罩,讓病毒難以入侵人類,病毒也就傳不出去,所以在政府口罩徵用與民眾高素養下,本土風險降低相當多。 -
肺炎疫情全世界壓力倍增 情緒支持彼此互助共度難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24該研究由賓州大學學者進行,研究者連續於8個晚上與1,622名參與者進行訪談,藉此瞭解參與者的壓力來源,包括:爭執、工作或學校及家庭的壓力事件,以及是否有給予或接受他人情緒上的支持。結果發現,參與者經歷壓力的當天,給予或接受他人情緒支持的可能性增加至2倍,到了隔天仍有增加26%的可能性,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傾向給予和接受情緒上的支持,而男性處於壓力的情況下尋求情緒支持的可能性也會提升。 -
失智者短時間難適應防疫規定 望政府能擬定配套措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57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失智者因記憶力、理解力等出現認知障礙,而無法配合防疫措施,導致被處罰的風險極高,造成家屬莫大壓力,希望政府能擬定相關配套措施。 -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突破百萬】指揮中心:搭捷運公車不戴口罩最高罰1.5萬 醫院全面禁止探病3種情況除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02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現已突破百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社交距離注意事項」,交通部同時宣布民眾未戴口罩禁止搭乘台鐵與高鐵,但捷運與公車當初未明確規範。今(3)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未戴口罩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者將罰最高1.5萬元罰鍰。同時禁止探病規定,衛福部強調有特別容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