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爭吵
-
容易「臉紅脖子粗」 當心眼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0新竹國泰醫院眼科醫師陳瑩山說明,男大生原本就有近視400度,矯正後視力1.0,發病後經眼部電腦斷層、黃斑部視野檢查與眼底攝影,確認右眼上方血管已破裂,雖緊急使用眼內藥物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治療,但視力已經受損,僅能恢復至0.8。 -
夫妻愛吵架 研究:血糖過低所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96研究的主要作者,同時也是該校的心理研究專員-布拉德•布什曼(Brad Bushman)說,憤怒是種多數人都無法好好控制的一種情感,因此,減少生氣的可能,就可以減低消磨彼此感情的機會。 -
工作家庭二頭燒 當心罹患「年節症候群」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91聯合心理諮商所陳凱婷心理諮詢員表示,林先生是一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原本年終工作量增加,業績壓力就大,最近老婆和老家母親爭吵不休,堅持不願返鄉過年,讓夾在婆媳之間的他精神更瀕臨崩潰,竟然陸續出現呼吸困難,晚上睡不著,吃安眠藥都無效。以致白天精神差,影響工作表現。
-
照顧失智症患者壓力大 80%家庭不和睦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為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已建立失智症醫療照顧社區網絡,每區均有責任醫院,負責該區失智老人的診斷及醫療照護,並定期舉辦失智症家屬照顧技巧訓練班,以及家屬支持團體。 -
家事痛苦指數 反應夫妻關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62瑞典Umea大學的研究人員,早在1981年至2007年間,找了700多名住在瑞典中型工業重鎮的居民,這些參與者的年紀在21歲至42歲之間,並請他們填寫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上學、工作、社經地位及身體健康狀況等等。研究結束後發現,不管男性或是女性在 21歲時,心神不定、注意力集中問題、焦慮等心理困擾的程度差不多;不過到了42歲,女性的痛苦程度上升,男性則保持不變。. -
兒童過動原因多 中醫:需對症施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19就中醫的觀點而言,可將人分為神、志、情、性。最好是「宜安守」,小兒多動症的兒童經常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東西也會亂丟;情緒方面則是容易衝動,常與人發生爭吵,吵架後容易打人,哭笑無常,有時前一分鐘還在生氣,馬上又笑嘻嘻。中醫師聶美華表示,其實在有多動症傾向的小朋友當中,只有兩成是真正的小兒多動症患者,其他會因為頑皮、智商低下、行為障礙或品行等問題導致類似行為,還有一些是希望藉由這些動作引起家人注意。 -
小三推波助瀾 談外遇型精神疾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21精神科門診常會碰到因婚姻外遇問題前來求診的患者,包括元配、先生,甚至第三者即俗稱「小三」,都有可能罹患「外遇型精神疾病」而無一倖免。精神科醫師陳炯旭表示,當事人由於個性差異、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或面臨社會的眼光壓力,臨床上的症狀也會略有差別。一般來說,因外遇問題前來求診的人所造成的外遇型精神疾病,可能被診斷出有憂鬱症、睡眠障礙、環境適應障礙與焦慮症等。 -
家庭主婦易罹患憂鬱症 婚姻生活影響大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