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營養不足
-
他煮開水聽不見水壺笛音 重聽差點釀成大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62事實上,重聽雖然不是立即致命的疾病,卻隱藏了許多健康危機及重大疾病之前兆,除了血液無法順暢流通之外,更有可能伴隨著聽力受損,若錯過黃金治療時期,還可能造成失聰等症狀。李宏信強調,只要能在聽力減弱初期,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聽力幾乎可以恢復與正常人一樣,因此重聽是可以醫治的,聽力是有機會可以挽回。重聽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三:(一)是使用清血的藥物,打通內耳血路;(二)給予神經活化營養劑,使受損傷的內耳神經再生,而恢復功能;(三)以藥物阻止血管過度收縮,避免內耳缺血而無法吸收營養,而持續破壞神經,而聽力越來越下降,由輕度聽力減退漸漸變成重聽而終於變成完全重聽而失聰,這是很惋惜的事情。 -
少女為豐胸、瘦身 誤信網路偏方導致月經不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88營養師趙函穎臨床觀察,許多國高中青少女為了變瘦、肌膚白皙、胸部變大,上網查詢相關資訊,有樣學樣,而NG飲食行為,不僅無法讓自己變美、變瘦、胸部變大,還可能危及健康 -
腎臟營養學之父來台 引領「心腎糖」飲食觀念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594根據臺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調查,台灣約有四到五成糖尿病患合併患有慢性腎臟病,總計全台目前約有4萬名糖尿病腎病患者。台灣腎臟病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過高,容易導致微血管與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的血流量,進而讓腎功能下降,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而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嚴重將導致病人死亡。 -
台灣人吃NG早餐 有熱量沒營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86林若君營養師提到,飯糰、麵包、包子、蛋餅、蘿蔔糕與燒餅油條等餐點,都是國人常吃的早餐,均有共同缺點──熱量高卻營養不足,蛋白質與纖維量更是嚴重不足。早餐應攝取含有足量的優質蛋白質、纖維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提供大腦所需的胺基酸,讓大腦更清醒,並維持身體肌肉量。 -
三分之一大腸癌患者 是「吃」出來的
癌症新知 / 腸癌3642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宜辰表示,大腸癌致病因子包括飲食、運動、家族基因、年齡及性別。此外,不愛運動,或家人罹患大腸癌、年齡較高及男性,都屬於大腸癌高風險族群。 -
癌症化放療配合中醫護髓 增強免疫少痛苦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43根據中醫癌症專科陳瑞聲中醫師表示,癌症已蟬聯34年國人死因榜首。當檢查到罹癌時,2B以前應用西醫手術、化療等治療方式預後良好,一般手術後要等到傷口完全癒合才做化療。因為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其副作用之一就是骨髓抑制。簡單的說,就是化療藥劑傷到骨髓造血細胞,使造血功能下降,造成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數量不足。 -
重聽絕非老人病 有耳鳴徵兆應及早正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7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重聽一般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因為聽覺神經退化引起。但近來也有不少案例是發生在年輕族群,除了長期處在噪音環境下損害聽力外;更多是因為生活作息及飲食不正常,造成膽固醇跟三酸甘油脂沈澱,使血管阻塞,血液無法順暢流通,組織因營養不足而壞死,甚至萎縮。還有人因為緊張、焦慮、睡眠不足及勞累等因素,造成血管收縮,同樣也會引起神經萎縮跟退化。 -
銀髮族專屬年菜套餐 食材軟細易嚼好消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56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老人家咀嚼力差,飲食易失衡。有口腔問題的長者通常會選擇流質、易咀嚼的食物,往往排除很多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如全穀、水果、蔬菜及肉類,造成營養不足。不少老人因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抵抗力降低,肌肉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