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炸物
-
癌友最怕化療副作用 中醫助黏膜受損骨髓功能抑制修復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265西醫治療是以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和標靶藥物為主,多數癌症病患開刀切除惡性腫瘤後,常面臨進行化療或放療的選擇,而最讓病患家屬害怕的是化療後帶來各種副作用與不適,近年來,透過中醫輔助治療癌症愈來愈普遍,不只可改善化療副作用,更有助病患完成整個癌症療程。中醫補助療法能有效幫助癌症化療持續,陳瑞聲醫師指出,成分含有金線蓮、牛黃等高級中草藥的「護髓解毒湯」,不會與化療藥物衝突,能針對化療後造成的骨髓細胞傷害、快速清熱解毒,減少化療藥物對正常細胞的破壞,能保護或快速修復受損的骨髓黏膜和造血細胞,防止敗血症等,可減輕8成化療黏膜受損副作用。臨床上也發現,於化療前、中、後持續治療,約在化療3、4次以後就能明顯感受體力及恢復力的差異。 -
秋分易引燥咳!吃枇杷膏可緩解 中醫曝:這類人不適合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359月23日為秋分,此時自然界的陽氣漸收,氣候變得乾燥,老年人、小孩及過敏患者可能會開始感受到呼吸道不適。部分民眾在喉嚨乾癢時習慣吃川貝枇杷膏緩解,對此,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只有秋燥引起的燥咳吃枇杷膏會有很好的效果,風寒咳嗽或是痰濕咳嗽類型的患者,服用後恐加重症狀。 -
很多人不吃醃肉紅肉不吸菸 卻忽略「這杯」增腸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9390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向來是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日前因直腸癌過世,顯示各界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重視。不過大家或許知道吃下過多鹹鹹的香腸等醃漬物會增加腸癌風險,卻忘了「甜甜的」這個是最容易忽略的腸癌元凶! -
全台學童飲食調查8成愛吃垃圾食物 成年後罹癌風險增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0癌症關懷基金會1項最新「全台學童飲食調查」顯示,8成學童在放學後到睡前食用零食和垃圾食物,其中9成為蛋糕、炸物、熱狗和香腸等加工食品。 -
疫情叫外送常導致飲食不均 掌握5原則也能吃出防疫力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695覺嘉欣營養師表示,中餐愛好者要注意,中式餐點食物的組成以澱粉為主,如:炒飯、炒麵、燴飯、湯麵類,需注意飲食不均衡的情況,建議可加點滷蛋、豆腐、豆干等蛋白質食物及1份燙青菜。快炒類烹調口味較重鹹,且烹調用油多,需注意高油、高鹽等問題。如果選便當類,盡量選擇以蒸、煮、烤、涼拌等這類烹調方式的食物,避免煎、炸物、香腸、貢丸等加工食品,並應搭配足夠蔬菜量。 -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522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會看到的年菜有涼拌生菜、白菜滷、佛跳牆、火鍋、油飯(米糕)......等等,飯後還可能和家人一起喝酒慶祝,順便嗑個瓜子,吃片海苔。鄭愛蓮警告,這些通通都可能是刺激皮膚病更嚴重的食物。舉凡乾癬、溼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最忌諱吃到牛肉、羊肉、海鮮、生冷食物、海苔、堅果、酒精等食物都不能吃,一旦不小心吃到,甚至只是喝到上述食物燉煮的湯,都有可能誘使皮膚疾病發作或加劇症狀。 -
百斤男嗜吃炸物上腹痛! 醫驚:膽囊塞滿5千顆膽結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0余政展表示,很多人上腹疼痛都直覺以為是胃痛,其實上腹的疼痛可能來自肝、膽、胃、胰等器官病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膽結石,卻常被誤以為是胃痛而久治不癒。該位病人飲食無節制加上過度肥胖,正是結石好發原因,幾千顆膽結石把膽囊脹到10公分左右,已是一般膽囊1倍大,難怪會不舒服。 -
桃園機場群聚滾雪球! 2國中停課1天、2國小停課 14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44桃園機場群聚感染案擴大,指揮中心也於9日晚間10點11分公布,檢出1例陽性個案,為本國籍未滿10歲男童。今(10)日再度傳出2所國中因疑似有家長確診,全校預防性停課1天。而桃園區已有2所國中預防性停課1天、2所小學停課14天。目前共4所學校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