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濕性黃斑部病變
-
2025世界視覺日 新光醫院攜手羅氏藥廠推眼科衛教展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057為響應2025年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與羅氏大藥廠攜手舉辦「守護視界 睛彩由你定義」眼科衛教展,以提升民眾對黃斑部病變的認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50歲以上人口失明的主因。逾7成患者由單眼發起,難以察覺。根據2025年亞太視力健康調查顯示,不到3成的民眾有定期進行眼部篩檢。衛教大使郭子乾以自身照護經驗,呼籲若發現明顯視力惡化應立即就醫。 -
父親節關心老爸眼睛健康 提早揪出常見3眼疾及早治療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064忙碌的父親們,有多久沒關心自己的視力健康了?眼科醫師朱智盟提醒,許多成年人會定期安排健檢卻常忽略眼睛健檢。若發現視力模糊、夜間視力變差等狀況,應盡快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眼疾,以保護視力健康,避免惡化。 -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趨勢? 停1習慣、補充2營養素可護眼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036金鐘視帝梁修身於2023爆出視力問題,同時受到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所苦,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連演戲都受到影響,無法靠自己讀劇本。黃斑部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屬於一種黃斑部退化所造成的病灶,大多會伴隨著年紀增長找上門來,讓人防不勝防。然而,在3C盛行的時代裡,黃斑部病變只有長輩需要擔心嗎?長年使用眼睛的民眾的年輕世代,是否也須警惕,並且及早預防黃斑部病變的到來呢? -
眼睛「霧霧的」視物變形? 醫示警快做黃斑部病變檢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533「黃斑部」在視網膜裡負責最重要的感光角色,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中央部位逐漸退化,70歲之後很可能出現黃斑部病變,造成視力衰退。眼科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視物變形,變大或變小,應提高警覺前往眼科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並治療、延緩狀況惡化,避免視力喪失。 -
黃斑部病變分乾、濕2類型 與血管不正常增生有關是它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969晶愛眼科診所陳逸川醫師表示,黃斑部病變會隨著年紀增長、老化,導致視力愈來愈差,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並非完全無藥可醫,針對老年性濕性黃斑部後方血管異常增生、滲漏出液體和血液而傷害到黃斑部,目前能透過「眼內注射」的方式延緩惡化,有效搶救視力。 -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應少抽菸避免陽光照射眼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9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截至今年為止,台灣地區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約有270萬人,國民健康署統計,其中約10%的人口有「黃斑部病變」的症狀。黃斑部疾病主要分為「濕性」(wet AMD)、「乾性」(dry AMD)。「黃斑部病變」中有90%屬於乾性,若只是退化,僅需觀察追蹤;而另外的10%屬於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黃斑部下方會長出異常血管、滲漏血液、產生積液,並可能造成疤痕與永久視力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