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部病變年輕化趨勢? 停1習慣、補充2營養素可護眼

6652
翁靖祐 報導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趨勢? 停1習慣、補充2營養素可護眼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金鐘視帝梁修身於2023爆出視力問題,同時受到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所苦,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連演戲都受到影響,無法靠自己讀劇本。黃斑部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屬於一種黃斑部退化所造成的病灶,大多會伴隨著年紀增長找上門來,讓人防不勝防。然而,在3C盛行的時代裡,黃斑部病變只有長輩需要擔心嗎?長年用眼過度的年輕世代,是否也須警惕,並且及早預防黃斑部病變的到來呢?


黃斑部病變症狀解密 年輕族群也須警惕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副院長方怡謨醫師解釋,在了解黃斑部病變以前,首先要先了解黃斑部這個部位。黃斑部是在視網膜裡面的構造,內分布著密集的感光器。若要比喻的話,黃斑部之於眼睛,就好比首都之於國家一樣重要,若黃斑部受到感染,或是病變等,就會被統稱為黃斑部病變。而黃斑部病變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視力模糊、視覺扭曲、辨色力下降,等。


方怡謨進一步解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分為濕性以及乾性,乾式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視網膜的色素細胞中逐漸萎縮形成,色素細胞負責供應視網膜營養以及代謝,萎縮以後就會開始對視力產生影響,形成黃斑部病變。


濕性黃斑部病變的成因,則是因為視網膜色素細胞本來有阻止脈絡膜血管往眼部增生的阻隔功能,有如堤防一般的存在,而當堤防因陳舊(退化)而潰堤時,脈絡膜血管就會向上增生,並滲出物質,使黃斑部水腫、瘢痕,導致黃斑部病變。不過,方怡謨強調,並非只有老化才會形成黃斑部病變,尤其在這個3C產品猖獗的時代,黃斑部病變已開始有了年輕化的趨勢。


藍光嚴重危害眼部健康 綠色蔬菜也能幫助護眼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學者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以高效能又環保的藍色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LED)造福人類,備受肯定。爾後,我們的3C產品螢幕上,通過電子流所激發的背景光源,幾乎都含高輻射能量的藍光,無形間增加了雙眼的負擔。


方怡謨補充,當波長短,高能量的藍光從手機發散出來時,離我們的雙眼距離很近,加上現代人經常習慣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滑手機。此時,在暗處的我們會本能地將瞳孔放大,此時,藍光基本上是直接照射在黃斑部上的,理所應當會對其造成嚴重的物理性傷害。


除此之外,當近視度數高於800度以上,眼睛的玻璃體會和黃斑部產生變化,眼球的形狀也會變長,也會因此更容易會產生病變,若孩子從小就是高度近視,再加上用手機的習慣不好,就很有可能會提早發生黃斑部病變,這也是黃斑部病變開始年輕化的主因。若想要趁早預防黃斑部病變,方怡謨叮嚀,千萬不要在暗處滑手機,並且也要習慣性地把手機螢幕的亮度調暗。他更提到,「若手機有過濾藍光的功能,絕對要開啟」如此,才能最大化的減少藍光對眼睛造成的傷害。


方怡謨表示,黃斑部中儲存最多的色素就是葉黃素(Lutein),其次則是玉米質素(Zeaxanthin),因此如果要透過吃營養品來預防黃斑部病變的話,最建議攝取葉黃素,同時這也是目前最有醫學根據的。另外,俗語說「吃枸杞,顧眼睛」也是不無道理,因為枸杞中富著含玉米質素,可以幫助我們眼睛進行修復。除了營養品的補充,方怡謨也建議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飲食裡,多吃綠色蔬菜,因為吃進葉綠素以後,身體會將它轉換為葉黃素,並吸收。


黃斑部病變複雜且不可逆 定期檢查是治療關鍵


針對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怡謨解釋,因為黃斑部病變本身成因其實複雜,所以治療的方式也必須根據不同的成因來對症下藥。如果是常見的退化型的黃斑部病變,因為是退化的結果,所以難以逆轉,通常就是採用控制病情的方式來治療。


乾式的話,當今除了會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外,也會讓患者在日常飲食補充綠色蔬菜以及營養品。濕式的黃斑部病變,由於是新生血管所造成的病變,所以也會針對新生血管進行治療,目前比較常見的就是透過藥物注射來進行治療,目前健保也有給付,可以幫助病友減輕經濟上的負擔。


最後,方怡謨建議到,由於黃斑部病變的治療,越早進行會越有效果,因此民眾可以養成自我檢測的習慣,利用單眼觀測門框是否有扭曲的現象,來幫助自己能夠早點發現異常狀況。此外,方怡謨表示,眼睛的健康十分重要,每年都應該要進行1次檢查才是最穩健的預防,若平常有不舒服的狀況,更要及時就醫,避免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期。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婦科定期檢查守護女性健康 醫提醒善用健保與自費檢查
▸白內障熟了再開刀? 醫師詳解白內障手術與人工水晶體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