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溫差變化
-
心肌梗塞年輕化!發作前有跡可循 民眾可用量表助覺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30心痛千萬不能等!現代人因為高壓的生活環境、繁忙的工作模式、西化的飲食習慣導致健康容易亮紅燈,許多老人疾病開始有年輕化趨勢,心肌梗塞也不例外。恩主公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岳志提醒民眾,心肌梗塞是需要搶時間治療的危險疾病,發作前並非毫無症狀,可多利用「心痛指數評估量表」來自我評估,以免因症狀輕微而忽略,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早晚溫差大鼻過敏患者真難熬 耳鼻喉科醫師揭治本方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60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當患者的鼻神經過於發達時,鼻黏膜就會變得比一般人更容易充血腫脹,通常在環境濕度高,或春夏、秋冬季節交界,稍有刺激就容易誘發,以及時常進出開空調的室內等溫差較大的情況,最容易出現鼻過敏症狀。 -
驚蟄過敏性結膜炎盛行 中醫調體質遠離過敏原趨吉避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79中醫師涂育維表示,驚蟄節氣是過敏性結膜炎的旺季,民眾常常莫名鼻子癢、眼睛腫,嚴重者還會有流淚、畏光、灼熱、異物感等症狀。而中醫在治療上,會以祛風清熱除濕來緩解症狀,加上調理腸胃免疫功能,來根治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 -
耳鳴嗡嗡叫別不理會! 醫示警:恐因焦慮引發精神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0近期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引發耳鳴的症狀。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聽力減退、病毒感染、藥物中毒、外傷、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 -
心肌梗塞猝不及防! 醫曝:出現心絞痛徵兆應高度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25近年,不少名人因突發心肌梗塞而驟逝,例如台語歌王郭金發在舞台上演唱到一半時猝死、演員高以翔錄製大陸綜藝節目時倒地不起、知名導演明金成當爸爸1個多月後猝逝,以及上個月才離世的「鳳梨哥哥」簡義隆、柯賜海死因也都是心因性休克,實在令人不勝唏噓。其實心血管疾病是累積而來的,一旦發生往往猝不及防,不過專家指出,平時若能多加留意血管保健,讓血液循環通暢,是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的機率。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權威開講 打擊耳鳴、眩暈、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615針對這些困擾的耳鼻喉疾病,要如何積極的預防與治療呢?10月1日星期六下午,李宏信醫師受邀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為現場民眾分享「惱人鼻病、耳鳴與眩暈! 耳鼻喉權威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72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春天溫差大慎防腦中風危機 醫師提醒4類高危族群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40為何溫差大與腦中風的發生率相關?侯盈仲醫師解釋,因氣溫變化會誘發血管收縮,使得血壓高低起伏,當血壓急劇變動,可能讓硬化的血管斑塊剝落;若腦血管原就狹窄或曾發生腦中風的病人,易因血管收縮造成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