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清創手術
-
植牙補骨攸關成敗! 纖維蛋白補骨技術療程時間可減半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061碧礽牙醫診所蔡杰倫醫師指出,通常植牙療程的失敗機率不高,不過一旦植牙前的清創手術沒做好,若殘留些微腐敗組織,這時進行補骨也會使得齒槽骨難以穩定生長,最後導致植牙失敗,因此找尋植牙經驗豐富的牙醫師相當重要。 -
人工關節感染無須2階段進行 新手術傷口清創同步更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32楊志鴻表示,傳統的關節感染治療通常分成兩個階段,第1階段為移除舊有人工關節,進行清創後,置放含有抗生素的骨水泥幫忙殺菌,患者可能須住院持續施打抗生素約2至4周,直到發炎指數恢復正常,約3個月後再安排第2階段的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 -
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截肢 別讓小傷口變大問題5點提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06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最大的風險因子來自於破裂的傷口或受損的皮膚,如割傷、燙傷、動物咬傷所產生的傷口;皮膚疾病如蕁麻疹、帶狀皰疹(皮蛇)或乾癬導致表皮不完整,細菌就能大舉入侵造成傷口感染。 -
遭魚蝦貝類刺傷感染創傷弧菌 可能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411位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傷口不到1公分,卻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醫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經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 -
守護長輩膝蓋保持行動力 膝關節微創重返「膝」利人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6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逸帆指出,膝蓋往往支持著我們的體重之外,很多額外的負重及運動,往往無形中給予膝蓋更多的負擔。除了骨折疼痛,來門診的病患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疼痛來自膝蓋,尤其是現在運動及健身蔚為流行,但錯誤的姿勢及使用反而更加速其磨損,進而引起發炎及疼痛。目前根據最新退化性膝關節指引,合理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使用,配合復健及生活調整,約80%可以使用藥物及復健獲得緩解,不一定需要積極的檢查及手術治療。若藥物控制及復健效果不彰,或者症狀困擾生活,則建議手術介入改善生活品質。 -
長期背痛採民俗療法 65歲婦人脊椎受感染險下肢癱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13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為周太太安排磁共振做進一步檢查,最終診斷為「腰肌膿瘍」,且膿瘍侵犯脊椎,若放任不管,嚴重恐致下肢癱瘓,甚至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在腎臟內科、感染科與神經外科,跨團隊合作下,周女士接受清創手術,術後,持續服用抗生素,逐漸恢復健康。 -
打翻熱湯、排氣管燙傷怎麼辦? 除疤關鍵時刻看這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05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由於皮膚組織包含表皮細胞等,多為膠原蛋白成分,也就是由蛋白質所組成,而蛋白質約在60~70℃左右,就開始產生變性,更不用說遇到100℃以上的高溫,都會產生燒傷或燙傷的危險。 -
小傷口也可能致命! 踢到石頭傷破皮引來壞死性筋膜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01壞死性筋膜炎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介於0.4至1.9人,好發於糖尿病、肝硬化、或長期須服用類固醇藥物的民眾,洪伯斌主任說明,帶有此3種病況的民眾,抵抗力較弱,若不慎接觸細菌孳生的場域並遭受感染,極易引發敗血症或菌血症,即便立即送醫治療,致死率仍高達24%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