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流行病學
-
少吃海鮮為何還是膝蓋痛? 這些痛風迷思你一定要知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0這是很多痛風病友關心的問題,平時很注重飲食,不菸、不酒、也不吃海鮮,但是尿酸依然偏高,痛風還是會發作。過敏免疫風溼科蘇勤方醫師指出,尿酸超標時要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個是身體產生的尿酸太多,1個是身體排出的尿酸太少。 -
全台5千名捐血人血清抗體監測 想退出這時間前打1922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07今年5月台灣新冠本土疫情開始增溫,歷經5個月努力才慢慢恢復平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想瞭解血清抗體盛行率,計畫利用4月25日至7月3日全台捐血樣本,隨機抽樣共5,000件分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時間內曾捐血民眾,可播打1922告知不願參加,何時能有分析結果仍待IRB審核。 -
罹患阿茲海默症不只是老化 生活中這些壞習慣也會造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11大家都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會對大腦和身體健康有害;此外,還有許多微小的日常習慣會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女性阿茲海默症運動預防中心主任兼神經心理學臨床培訓主任Jessica Caldwell博士指出,改變小習慣,就可以幫助提升腦力。 -
偏頭痛影響生活只能吃止痛藥? 小心因此傷肝腎還成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51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疫情期間,長期緊盯螢幕加上睡不好,活動空間與運動量不足等,偏頭痛更易發作,不少人擔心就醫時增加感染風險,因此直接服用止痛藥,可能讓病情更惡化。 -
新冠確診有年輕化趨勢 開學後校園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9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政府從7月27日起施行適度降級微解封之相關措施,環顧目前世界的疫情變化,每天確診人數仍然沒有減少,在美國截至7月28日,18歲以上的民眾接受疫苗施打至少一劑已達70%,完整二劑亦有60%,但每天確診數持續攀升,而且在麻州有多起群聚感染,其中74%已打完二劑疫苗,雖然死亡率未見上升(死亡者大部分為未接種疫苗者)。 -
防堵新冠Delta變異株入台灣 15日國航機組員檢疫加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95新冠Dleta印度變異株,引發全球疫情再次燃起,國內也傳出具有完整疫苗保護力機師,發生突破性感染,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考量整體流行病學特性與Alpha英國變異株株顯有不同等因素,9月15日零時起強化機組員回台防檢疫規定,希望能持續嚴守邊境。 -
英研究葡萄酒可降心血管死亡風險 國內心臟科醫師回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72《生物醫學中心期刊》(BMC Medicine)上一項研究表示,每周喝1至2瓶葡萄酒,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降低有關。 -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快治療! 研究發現猝死機率越老越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90你曾因為枕邊人打呼,吵得讓你睡不著的經驗嗎?其實更應該擔心他是否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最近有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猝死機率增加1倍,研究刊登在《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英國醫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