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泌尿科
-
跑廁所次數越來越頻繁 究竟是膀胱過動還是膀胱無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4754歲的呂女士是公務員,習慣憋尿把事情做完再去上廁所,近年來發現上廁所頻率比其他年輕女同事多,但排尿完又覺得尿不乾淨,解尿過程的尿流又弱又慢,最近1個月幾次站起來時,竟不受控滴出尿在內褲上,要用護墊才能安心,至泌尿科檢查發現原來是膀胱無力惹的禍。 -
搬重物、肥胖當心「脫腸」 嵌頓性疝氣腸子壞死恐要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22疝氣就是俗稱的「脫腸」,是當部分內臟(最多是小腸)經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破洞或缺損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常發生在鼠蹊部上方、肚臍、腹部等部位。依照發生部位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臍疝氣等;其中又以鼠蹊部的腹股溝疝氣最為常見,約占所有疝氣中的9成。 -
陰道炎、下泌尿道感染 婦科2大常見疾病醫師1次說分明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907陰道炎即為陰道受感染或是益菌的數量不足而產生的炎症反應,陰道炎主要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黴菌)陰道炎、陰道滴蟲感染陰道炎。 -
想「偷吃」卻沒本錢? 檢視睪固酮激素低下的6大原因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503該項研究發表在《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Research),團隊採集4000名成年民眾的唾液樣本,並測量睪固酮激素,另透過問卷瞭解受測者的「性經驗史及頻率」。研究發現,睪固酮激素較高的男性較容易有性衝動,有如行動做愛機器,可以擁有不少性伴侶。女性則剛好相反,如果擁有較高睪固酮激素,對另一半就會越忠誠。 -
上腹悶脹不適 就醫發現世界罕見芒果大的腎上腺血管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963「腎上腺血管瘤」是非常罕見的腎上腺良性腫瘤,全世界目前只有約60例的病例報告。游智欽醫師指出,這類腫瘤是血管增生所致,發生原因不明,但因為是良性腫瘤,所以不會有轉移問題。而蔡女士的腫瘤有10公分大,血管豐富,因此如果不慎跌倒、撞到肚子造成血管瘤破裂,就可能導致嚴重內出血,危及生命。 -
子宮肌瘤導致頻尿 體外超音波熱能聚焦消融病灶不留疤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992子宮肌瘤的治療上,目前已發展出不必開刀的無創海扶刀治療方式,是將體外超音波熱能聚焦於子宮肌瘤處,達到消融肌瘤的目的,因過程不必動刀,術後也不會在腹部留下傷口,患者隔天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
17歲少年郎盼到弟弟「出頭天」 包皮翻不回腫如甜甜圈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8937歲高中生從小就有包莖困擾,某天上午上廁所無意間翻起包皮,看到了自己的龜頭,原本應該是哥倆好相聚歡,沒想到小弟弟開始腫脹疼痛,包皮怎麼樣都放不下來,慌了手腳趕快到診所就醫,醫生建議到泌尿科處理,一來一回龜頭已經呈現暗紫色,卡住包皮腫的向甜甜圈非常疼痛,診斷為包皮嵌塞。 -
近更年期急尿、頻尿、漏尿樣樣來! 1種方法可以解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4快要50歲的林女士過去曾剖腹產三次,近年來覺得最困擾的症狀,除了臉部熱潮紅之外,就是下身私密處常常會覺得乾澀、搔癢,還有頻尿和急尿等下泌尿道症狀,與先生性生活時也會有不適感。她在克服心理壓力後至醫院求診,經醫師詳細問診、內診檢查及諮詢之後,選擇選擇了陰道雷射治療。經過三次的治療之後,目前泌尿道症狀、私密處搔癢和灼熱等令人尷尬困擾的問題皆有改善。 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多有生殖泌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