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王詩茜/宜蘭報導】1名體重高達130公斤的許男,因雙側陰囊腫漲、疼痛、嚴重影響行動而求診,經博愛醫院泌尿科洪巨軒醫師透過超音波診療後,發現許男雙側陰囊中充滿了疊繞的腸子,確診為雙側腹股溝疝氣。經手術治療後,許男已完全改善陰囊腫脹及行走困難的窘境,順利出院返家。
常搬重物、體重過重 是疝氣危險因子
疝氣就是俗稱的「脫腸」,是當部分內臟(最多是小腸)經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破洞或缺損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常發生在鼠蹊部上方、肚臍、腹部等部位。依照發生部位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臍疝氣等;其中又以鼠蹊部的腹股溝疝氣最為常見,約占所有疝氣中的9成。
腹股溝疝氣的發生與長期腹內壓過高有關,常見因素包括:常搬重物、長期便秘、因攝護腺肥大排尿不順、抽煙導致長期咳嗽者或是像許先生因體重過重、腹壁肌肉較弱等。
站立或肚子用力疝氣最明顯 有疼痛感恐是腸子壞死
洪巨軒醫師表示,疝氣的症狀通常在站立或肚子用力時最為明顯,患部會鼓起1個軟的腫塊,躺下或放鬆時,軟組織便又自行退回位置,通常不會有疼痛感。但若腫塊處伴隨有劇烈疼痛感產生時,有可能是因過多的腸子卡在疝氣的缺口,使腸子腫脹或壞死,造成嵌頓性疝氣,這時就必須馬上手術治療,避免引發敗血症或致命風險。
微創腹腔鏡疝氣手術 傷口較傳統外切手術小
洪巨軒醫師說明,手術是目前疝氣的唯一治療方式,透過手術使用人工網膜來修補疝氣缺口。傳統式外切手術,單邊會有約5公分傷口;而新式微創腹腔鏡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則有傷口小(3個不到1公分的傷口)、出血少,保留較多鼠蹊部筋膜與肌肉,恢復較快,術後約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等優點。許先生因症狀嚴重,手術中花了一些時間將脂肪與腸子推回腹腔中後成功修補疝氣缺口,術後許男也已返家回復正常作息。經過這次的經驗,許男決定開始認真瘦身,定期回診追蹤,目前體重已逐步下降中。
洪巨軒醫師強調,要使疝氣痊癒,只能靠手術修補。透過人工網膜修補缺口,已可大幅降低疝氣復發率,術後隔天即可出院。建議有症狀的民眾絕不要拖,及早就醫診治以避免症狀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補助第3代微脈衝黃斑部雷射 輔助藥物治療不惡化
▸3C高度使用者眼前出現黑點別輕忽 飛蚊症中醫可改善
延伸閱讀
-
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 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038包皮是包覆男性陰莖龜頭的一層皮膚,用來保護龜頭不受內褲或外來物等刺激,而在天主教、回教等一些宗教,會替剛出生的小男嬰行「割禮」儀式,也就是割包皮。 -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447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 -
新手爸媽注意!新生兒常見6症狀 及早介入治療預後佳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434新手父母們迎接新生兒的喜悅後,要面對的就是寶寶的健康與照顧。自寶寶出生後,有許多問題常困擾家長,有些症狀或身體狀況,只要稍微花點心思就能察覺。 -
糖尿病不治療被迫切蛋蛋! 男子副睪炎膿瘍致睪丸萎縮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536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副睪膿瘍是1種不常見的副睪炎併發症,常發生在嚴重副睪炎或是長期未接受治療者,症狀與睪丸腫瘤相似,因此及時檢查與治療是很重要的。 -
半夜想上廁所好困擾 賀爾蒙分泌不足恐為「夜尿」主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894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醫師指出,「夜尿症」是很易被忽略的疾病,依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定義,若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醒來,如此情形1晚至少2次以上就可判定為夜尿。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達40%,且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其中近9成屬於「夜間多尿」的範疇,意即台灣目前恐至少超過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