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泌尿科醫師
-
攝護腺肥大不再是難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081門診中,醫師會從肛門進行攝護腺觸診,除了評估攝護腺大小,也會檢查是否有不正常硬塊,以排除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另外必須做尿液檢查確定血尿、泌尿道感染情形,與抽血檢查攝護腺指數(PSA),若攝護腺指數升高可能有攝護腺癌。除了上述的檢查,有些醫師還會安排尿流速檢查,客觀評估解尿困難的嚴重程度,並以經直腸超音波檢查精確計算攝護腺大小。 -
正視攝護腺肥大 避免衍生後遺症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237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年長者常見的疾病,隨著台灣人口老化結構逐年發展,發生的比例更為增加,根據統計資料,50至60歲男性的發生攝護腺肥大比例約在50%,80歲以上則高達90%左右,在高齡化社會,男性排尿的問題會越來越顯著。 -
化療新藥降低PSA指數 嘉惠晚期攝護腺癌病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21769歲的黃先生於6年前突然發現如廁時小便頻繁失常,甚至常常滲尿且排尿有疼痛感及灼熱感,經醫院檢查後證實罹患了攝護腺癌。然而歷經賀爾蒙治療失效,出現轉移性癌症至全身骨骼,開始接受第一線化學治療,卻在治療中產生抗藥性。 -
一家三男發現攝護腺癌 有家族史更應提早檢查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510過去普遍被認為是西方人疾病的攝護腺癌,隨著飲食西化,國人攝護腺癌發生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張兆祥指出,過去攝護腺癌在男性十大癌症中大約都排名在七、八的位置,但這一兩年已竄升至第五位,而且得病人數明顯增多。隨著肛門指診與PSA值檢測的普及,使攝護腺癌得以在早期被發現,並進一步加以治療。 -
攝護腺癌手術免緊張 微創海福刀啟性福人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42攝護腺是個令男性又怕又愛的一個腺體組織,因為它位在尿道口,年輕時還不太會找麻煩,平時也分泌護腺液,可提供精子養份促成精子的移動;但是隨著年紀增長,攝護腺就會開始肥大,根據一般的醫學統計,五十歲以上,攝護腺肥大比例就佔五成,六十歲則提高到六成,隨著年紀越大,得到比例越高。 -
雙腳無力癱瘓 小心攝護腺癌末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782國人對攝護腺癌的防治觀念薄弱,約有3成的患者,診斷出來時已是末期。一名79歲男性病患張先生,因雙側下肢無力到他院急診求助,經核磁共振攝影檢查發現胸椎處有腫瘤壓迫神經,造成下肢無法行動。病人後來轉診到新店耕莘醫院神經外科,並接受進一歩手術治療。耕莘醫院泌尿科蕭博仁主治醫師表示,術中確認脊椎有腫瘤並壓迫周邊的神經,經移除腫瘤及減壓處理,病人下肢無力情形獲得改善。 -
適應症外使用藥藥物受害 可申請藥害救濟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012國內醫界使用許多off-label use的藥物,例如,原本用來降血壓的「心律錠」,卻被常用來治療偏頭痛。抗憂鬱劑「美舒鬱錠」,則被泌尿科醫師用來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如果服用之後,產生問題,是無法提出藥害救濟。 -
頻尿多尿別傻傻分不清楚 避免不必要檢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