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氣切手術
-
叢狀神經纖維瘤變大併發症多 醫:15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39今年12歲就讀國中的周小弟,自出生即發現患有第1型神經纖維瘤,後又長出叢狀神經纖維瘤,1個月大即因腫瘤壓迫氣管進行氣切手術。腫瘤隨著年齡不斷增大,手術後又增生,2歲時頸部2顆棒球大的腫瘤導致面容歪斜,胸腔內腫瘤甚至壓廹了氣管與大血管,並導致嚴重脊椎側彎等問題。所幸加入恩慈療法接受口服標靶治療之後,成功縮小腫瘤、擺脫24小時配帶呼吸器,周小弟也開心迎接國中生活。 -
醫緊急採2套葉克膜系統 改善血氧濃度成功將7旬翁救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221位73歲的李先生,預計要做胸腔膿瘍引流手術,卻突發休克狀態,使用了相當高濃度的強心藥物,百分之百氧氣的呼吸器支持下,病患仍是處於低血壓低血氧的狀態,於是趕緊從病患的鼠蹊部股動脈和股靜脈,置放靜脈動脈的葉克膜(VA-ECMO),維持病患生命跡象,手術先暫停,轉入加護病房繼續照顧。 -
氣切不可怕!8旬翁氣切拔管後 說話進食恢復過去時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6台中1名81歲的李老先生,17年前曾因胃部穿孔出血進行次全胃切除手術合併小長沾黏,健康與事業開始急轉直下,更在5個月前,因嚴重小腸出血造成低血容性休克,面臨呼吸衰竭、緊急輸血13袋住進加護病房,必須插上氣管內管使用呼吸器。 -
國三生頸部疼痛穿衣困難 檢查發現脊髓腫瘤壓迫神經!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923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鄭宇凱醫師說明,阿國因脊髓腫瘤嚴重壓迫正常神經,影響四肢力量與平衡感,與病患及家屬解釋手術治療適應症及風險後,隨即於109年5月住院接受手術,由於腫瘤位置深及腦幹及頸脊髓內部,若稍有閃失,有癱瘓、無法自行呼吸的風險,變成一輩子臥床。 -
多重性肋骨骨折呼吸都痛 微創定位手術可改善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55年過7旬的老翁騎車發生意外,以致右側第4至6根肋骨的多重性骨折合併肩胛骨骨折,送至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家屬最初考慮老年人骨折恢復問題,並未進行肋骨骨折手術,但老翁因為肋骨多重性骨折的疼痛劇烈影響呼吸,引起肺部併發症,必須進行插管、送進加護病房持續觀察。 -
該氣切就得做 避免延誤治療黃金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50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表示,許多患者及家屬一聽到氣切兩字,即猛搖頭,認為切了插管之後,管子就再也拔不下來。不少急重症個案因此錯失急救的黃金時機,釀成憾事。 -
癌症存活率提升救星:中醫自體免疫療法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851 -
大舌頭腫露出口腔 竟是血管瘤合併動靜脈畸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1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表示,黃小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範圍遍及臉頰與頸部,「管線」非常複雜。還好經過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小兒科、麻醉科的通力合作,先一一分開重要的神經,再耐心以手術治療所有的病變,前後花了十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大功告成。一一以手術治療其病變。如今黃小弟已經能以活潑可愛的面貌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