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毒物科
-
食物吃不完放電鍋保溫隔天再吃? 毒物科醫師打破迷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0電鍋是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電器,許多人習慣以電鍋保溫已經煮好的食物,以為一直插著電源,保持熱度,食物就不會壞掉,專家指出,許多細菌耐高溫,只要在60℃以內即可快速生長,而電鍋保溫難以維持在60℃,如果久存後食用,恐容易食物中毒。 -
卡樂比4連幼兒蝦味條零食「鎘」超標 19公斤退運銷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35衛福部食藥署在11日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發現給嬰幼兒食用的「CALBEE卡樂比4連幼兒蝦味條(INFANT 1SAI KAPPAEBISEN CRACKERS)」驗出重金屬鎘,含量為0.047mg/kg。依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嬰幼兒食品類中的「鎘」限量為0.040mg/kg,總共19.2公斤的產品需退運或銷毀。 -
香腸也能健康吃! 顏宗海教你這樣烤香腸把致癌物變少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69中秋烤肉季節到來,其中一項容易準備、怎麼烤都好吃,吃起來也有飽足感的食材,應當是「香腸」。但香腸含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亞硝酸鹽,而烘烤過的亞硝酸鹽可能成為致癌物。該怎麼辦呢? -
國內今年第2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中部女童腹瀉就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99疾管署今(1)日表示,國內出現今年第2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中部未滿5歲女童,曾於8月中旬至北部旅遊,8月22日開始有發燒、腹瀉、嘔吐症狀,就醫後因再出現嚴重水瀉,8月24日再次就醫收治住院,經檢驗後確診(大腸桿菌O157:NM),目前症狀已緩解出院,將再複採追蹤健康狀況。衛生單位已匡列相關接觸者共13人,均無疑似症狀且採檢結果皆為陰性,相關疫調及防治工作持續進行中。 -
今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 未滿10歲女童感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87疾管署24日表示,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中部未滿10歲女童,於8月11日出現腹痛、水瀉等症狀,就醫後因症狀持續未緩解,8月14日再次就醫收治住院,經檢驗後於23日確診(大腸桿菌O157:H7) -
吃生雞蛋險送命! 顏宗海:這些人吃生蛋易引發敗血症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30林口長庚腎臟科系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老人、幼童與抵抗力差的人,要避免吃生蛋。雖報導未提到病情,但吃出敗血症,確實有感染沙門氏桿菌的可能。沙門氏桿菌易在生蛋與生肉上孳生,而沙門氏桿菌引起食物中毒案例不多見,一旦發生都是需通報的重大案件。 -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甘阿捏? 吃進這些病菌下場慘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5毒物科權威顏宗海表示,就算食物與地面接觸1、2秒,還是可能沾上致病微生物,引發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 -
3招正確飲用瓶裝水! 關於瓶裝水毒物科醫師有話要說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33塑化劑(可塑劑)是1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然而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例如,一般瓶裝水包裝材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就是俗稱的寶特瓶,就不含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