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殘疾
-
新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今起上路 遛狗記得繫繩免挨罰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153新北市今(23)日宣布,25日起民眾遛狗未繫繩,將依照動保自治條例裁罰3,000元至1萬5,000元。 -
小關節病變恐成類風濕性關節炎 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25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內科教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也是國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由於患者本身因免疫系統失調,會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關節發炎、變形,甚至會導致內臟器官發炎與侵犯,可能危及性命與生活機能。 -
痛風發作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 新一代藥物可望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49痛風的表現可能相當戲劇化,但這其實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吳建興主任指出,痛風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逐漸在關節或周圍組織形成尿酸結晶,尿酸結晶可能導致發炎,使關節出現紅、腫、熱、痛。 -
居家防疫運動量大縮水 骨骼與肌肉流失恐造成嚴重後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97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減緩,居家防疫政策見效,日前也從3級警戒降低至2級警戒,大多數人也開始慢慢恢復正常生活。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民眾,居家防疫可減少肺炎感染機率,但有1項健康重點可別輕忽! -
近1成人口受「偏頭痛」所苦 預防性治療減緩慢性發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25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表示,近年偏頭痛預防治療朝多元化發展,除了原本需每日服用的藥物,也出現較長效的針劑型可供選擇,病患應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以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
全台首例AZ疫苗嚴重不良個案 接種5分鐘出現過敏反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4台灣發生首例牛津AZ疫苗嚴重不良反應!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名40多歲醫院工作女性,施打疫苗後5分鐘後,自覺發熱、吸不到氣、喉嚨腫、心悸症狀,醫護人員緊急處置,暫時在加護病房治療。 -
新冠疫苗全球開打各國副作用補償辦法 死亡賠最多是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世衛組織表示,「這是全球首個國際性的疫苗損害補償機制。」,92個國家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後,如出現嚴重副作用,可向COVAX申請補償,不用訴諸法庭,簡化索償程序,藉此提高中低收入國家民眾接種意願。
-
研究發現:全球人口主要死因 與心血管疾病呈現正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65研究的作者追查30年以來的數據,認為國家需要製定具有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計劃,用行動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心臟病從1990年的2.71億,增加至2019年的5.23億,幾乎多出1倍,心臟病死亡人數,則從1,210萬上升至1,8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