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歧視
-
張金堅教授鑑古知今 從SARS到COVID-19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998台灣在2003年3月中旬,出現第一個SARS病例,一位在大陸經商的台胞返台後發生發燒、肌肉酸痛及頭痛等類似流行感冒症狀,後來相繼發生肺炎及呼吸衰竭,他的太太及兒子也陸續得病。同年4月中旬,香港淘大花園的一位居民來台探親,掀起台灣社區感染的浪潮,也將台灣幾所醫院的感染管制成破口。兩個月內出現將近700名的病例,並造成84人死亡,其中包括6位醫護人員。 -
外籍高中(含)以下學生開放入境 預計約2500人來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7陳時中強調,所有入境學生都需要跟教育部申請,由就讀學校出防疫計畫,在指揮中心提供的集中檢疫場所、防疫旅館、或衛政單位檢核通過的檢疫場所,完成檢疫14天,最後接受PCR病毒測試,結果陰性才能解除隔離到校就讀,需要病毒檢驗的原因,除學生屬於容易群聚群體外,也希望讓外籍學生不受到異樣眼光。 -
坤達擔任「U愛大使」 為HIV愛滋感染者發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99鄭主任說到,1名滯留香港的個案,因疫情限制無法回國,透過民間團體的協助,持處方箋的正本成功領到藥之後,依循合法途徑順利寄送至海外,讓他持續地接受治療。然而面對HIV病毒的威脅,除了友善醫療體系、民團的努力,讓感染者持續接受治療之外,更要從落實與支持「U=U」國際治療共識以及展現對愛滋感染者平等對待之態度的2個層面著手。最新單錠治療方式,1天只需服用1顆藥,持續治療就可以讓體內的病毒量低到測不到,不會經由性行為傳染他人,而且不影響生活品質,平均壽命也與非感染者幾乎沒有差異。 -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639內政部定期公布「國人平均餘命」,2018年國人平均餘命為80.69歲,但許多老年人在死亡前幾年就失能、臥床,這些就屬於不健康生存年數,而2018年的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年。老年人自己活得辛苦,也成為晚輩們的負擔。 -
5成民眾對愛滋仍存負面觀感 疾病獵巫恐成防疫破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30疾病獵巫恐導致感染者不願主動出面篩檢及治療,歧視與標籤化感染者更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強調,感染者經過穩定治療後與常人無異,呼籲民眾建立愛滋正確認知,以同理心弭平歧視,打造疾病平權社會。 -
譚德塞指遭台人攻擊歧視 傳染病醫學生林薇公開回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77盧醫師提到,譚德賽先生不該以不負責任的言語詆毀台灣,更呼籲擁有知名公共衛生學府博士學位的譚德賽先生既然擔任世衛總幹事,應當優先考量全球民眾的健康,而非政治。 -
【新冠肺炎累計298例】境外255:本土43 案268確診前曾到金山烏來 指揮中心擬規範民眾社交距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70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2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發病時曾經在社區走動,第268例曾在在金山老街與烏來活動,第289例則是在居家與工作場所間移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考慮規範民眾社交距離,目前沒有正式實施細則,未來會在公布相關辦法。 -
【武漢肺炎】首起全校停課! 案59與第103例就讀高中停課至3月27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462目前指揮中心研判第103例患者引起社區傳染風險相當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副組長莊人祥表示,第59例確診後,全班都停課居家隔離,目前隔離期未到,因此不會與社區其他人有接觸,至於全校師生停課因評估風險因素,都是自主健康管理,外出需要戴口罩,有症狀立刻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