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正子造影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674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甲狀腺癌非女人癌 男性患者死亡率高於女性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06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林振源醫師表示,甲狀腺癌病因不明,研判應與輻射或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但死亡率則男性高於女性,且與腫瘤容易復發和轉移有關。 -
癌症骨轉移非絕症 早期診治增加存活率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381如何診斷有無癌症骨轉移?除觀察病患家族病史、個人醫療紀錄外,骨腫瘤組織切片檢查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另外,也可抽血檢驗鹼性磷酸酶(ALK-P)值,或骨掃描、X光、電腦斷層、正子造影等影像學檢查。 -
重視健檢偶發瘤警訊 早期發現持續追蹤保健康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055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健檢偶發瘤」是指在健康檢查中偶然發現的腫瘤,通常無明顯不適症狀,良性比例高,少數為惡性腫瘤,需後續追蹤處理,目前已有許多指引可參考。門診時常見患者帶著一本厚厚的體檢報告,許多器官都出現偶發瘤,患者因此奔波於各科門診掛號,不過在有限的診療時間內,卻無法達到充份有效的溝通。 -
口腔內黑色腫塊 竟是皮膚惡性腫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1260成大醫院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則達說明,口腔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口腔惡性腫瘤,約只占口腔惡性腫瘤中0.5%,好發於男性,男女比率約為2:1,發生年紀多為41至70歲,30歲以下發生較少。 -
病人動態顯示系統 核醫檢查不空等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01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王昱豐表示,「病人動態顯示系統」是由核子醫學科提供的造影檢查服務項目,核子醫學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為病人檢查及治療,但檢查程序繁雜,加上病人及家屬常不耐久候,所以醫院研發出這套系統,方便病人及家屬即時查詢。 -
正子檢查 早期癌症篩檢保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246新光醫院正子中心舉辦正子檢查第一萬例記者會,正子中心主任陳遠光指出,傳統癌症篩檢方如胸部X光檢查及糞便潛血檢查,容易有盲點或者發現時通常已太晚,而錯失治療先機,以致80 %癌友被確認時,都已到了晚期3B期或第4期,平均存活時間及治療皆不理想。 -
磁振暨正子掃描同步整合 影像醫學新突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7台大醫院上午舉辦「磁振暨正子掃描同步整合系統剪綵暨成果發表」記者會,台大副院長陳石池表示,傳統正子造影偵測器無法在磁振造影的高磁場環境運作,這套系統克服了這項限制,成功將二者合而為一,患者一次完成二項檢查,過程更舒適,且檢查結果更精確,輻射量還減少到三分之一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