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正子掃描
-
5旬男腹痛暈眩、酒後不適 經胃鏡檢查已是食道癌第3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304酒後不適暗藏危機!台中1名50多歲的戴先生從事服務業,平時有吸菸、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最近半年陸續出現上腹疼痛及暈眩症狀,尤其在喝酒後特別明顯。以往只要前往急診施打點滴及服用藥物後就會緩解,但是最近症狀越發嚴重且持續時間越來越長。轉至門診做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檢查,發現有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病症,同時在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蘇品碩的細心檢查下,揪出中段食道有一處約莫2公分極不明顯的暗紅病灶,合併有約0.3公分的小瘜肉,經切片檢查確認為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第3期。 -
48歲婦人脖子腫到喘不過氣! 就醫檢查確診罹甲狀腺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433甲狀腺癌是1種相對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民國109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是臺灣女性發生率排名第4的惡性腫瘤,1年新增案例約為5,000人,女性發生率為男性的3倍。大部分的甲狀腺癌預後佳,可以靠手術治療及後續的輔助放射碘治療根除,但是仍有少數病人仍會復發,而且一旦復發後病程快速,有時即便是放射碘也無治療效果,以往的標靶治療並非針對專一突變,大部分都是多標的標靶藥物,選擇較少。 -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 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07外界傳言,普丁的臉部和頸部腫脹,疑似與甲狀腺癌,接受類固醇治療有關,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醫生塞利瓦諾夫(Yevgeny Selivanov)多次飛往普丁最愛的黑海度假勝地索契,而該名醫師為治療甲狀腺癌的權威,論文題目「老年甲狀腺癌患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特點」。 -
揪出原發部位不明轉移癌 不讓癌症捉迷藏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126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育靖表示,癌症腫瘤分成2種:(1)是血液腫瘤,如淋巴癌、血癌屬之;(2)為固態腫瘤,常見如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等。通常固態腫瘤會依照癌細胞侵犯與轉移程度來界定分期,只要癌細胞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屬於第4期,病人的預後會較差。 -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嗎? 別慌!專業醫師說給你聽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222由於癌症指數篩檢費用不高,檢查起來方便、簡單,不少人會以這項檢查讓自己安心,但納祖德強調,癌症指數篩檢特異性不高,對癌症判讀的正確率並非百分之百,當指數過高,可能跟其他疾病或身體異常有關,不見得一定是癌症,因此,不能當成早期診斷癌症的依據,建議當指數升高時可當成1項警訊,盡快搭配其他檢查,由醫師專業判斷,找出是否有相關疾病,不要急著下定論。 -
3歲童罹患頑固性癲癇 大腦半球切開手術治療成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56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楊士弘表示,翁小妹妹出生後一切正常,在1歲半前發育與一般小朋友無異,但2歲時出現異狀,常在玩耍時突然發呆、意識呆滯、右側肢體抽搐,就醫診斷為腦炎導致頑固性癲癇,雖然經過抗病毒及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狀況穩定,但3歲時又再度惡化。
-
磁振暨正子掃描同步整合 影像醫學新突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台大醫院上午舉辦「磁振暨正子掃描同步整合系統剪綵暨成果發表」記者會,台大副院長陳石池表示,傳統正子造影偵測器無法在磁振造影的高磁場環境運作,這套系統克服了這項限制,成功將二者合而為一,患者一次完成二項檢查,過程更舒適,且檢查結果更精確,輻射量還減少到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
全球每年140萬人死於肺癌 亞洲佔一半
癌症新知 / 肺癌42就台灣來說,肺癌是國人罹癌的頭號殺手,自2007年起,連續蟬聯癌症死因第一位至今,平均每5位死於癌症的病人就有一位是因為肺癌。但由於肺癌並沒有所謂的典型症狀,只有警訊,因此多數肺癌發現時都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