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140萬人死於肺癌 亞洲佔一半

1890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合照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醫師指出,在1970年代間,被診斷罹患肺癌的病患,礙於技術,有超過8成以上的病人不能手術,當時無論如何化療,存活也很少超過半年。

肺癌雖然不是發生率最高,但卻是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癌症──每年全球肺癌的死亡人數將近140萬人,其中,單是亞洲就佔了75萬人,超過一半,相當驚人。就其死亡率高於發生率的數據來看,顯示出對比其他癌病,肺癌的治療又更加困難。

就台灣來說,肺癌是國人罹癌的頭號殺手,自2007年起,連續蟬聯癌症死因第一位至今,平均每5位死於癌症的病人就有一位是因為肺癌。但由於肺癌並沒有所謂的典型症狀,只有警訊,因此多數肺癌發現時都已是晚期。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醫師指出,在1970年代間,被診斷罹患肺癌的病患,礙於技術,有超過8成以上的病人不能手術,當時無論如何化療,存活也很少超過半年。但晚近十數年來,隨著醫療的進步,目前多以細胞型別的不同選擇適當的化療藥物且適時合併抗新生血管藥物,並採取維持性治療策略,甚或加上放療或手術,相較過去,存活率已提升不少。

雖然如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醫界不變的道理。蔡俊明主任提醒,特別是長期抽菸者有咳嗽不停、咳血、咳嗽型態改變等就要特別注意;或是聲音沙啞無法恢復、50歲以上肺炎反覆出現、肩部疼痛、臉部浮腫、頸靜脈怒張、手臂腫脹等,雖然有以上這些症狀不代表一定是罹患肺癌,但仍建議就醫檢查較佳。

在面對這個沒有特異性症狀的疾病,早期肺癌的篩檢方法包含痰液檢查、胸部X光、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內視鏡、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正子掃描和血液腫瘤標記等。而在這麼多的檢查中,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被證實在高危險組群能確實篩檢出早期病人,不只能降低肺癌,還有整體的死亡率。

目前在治療肺癌的方法上,包含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手術後輔助治療、小細胞癌的治療等。化學治療又因病理組織型別不同而有所差異。標靶藥物對特定基因變異的患者有極佳療效,但也有抗藥性的問題存在。

此外,對於中醫輔助療法,或是患者本身對藥物的毒性副作用與標靶藥物副作用的自理、復健計畫、飲食原則、營養品選擇、日常生活照護等這類迫切想知道的照護知識。為此,蔡俊明主任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肺癌治療團隊推出了《圖解肺癌診治照護全書》一書。讓國人能更全面深入瞭解肺癌,並在醫療診治時有充分的資訊能與主治醫師溝通議定治療計畫。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