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標靶治療
-
3旬女摸到乳房腫塊不在意!驚覺不對時 檢查已罹乳癌
癌症新知 / 乳癌2558年約33歲的張小姐,3個月前發現自己左邊乳房有1顆腫塊,尤其在經期前會特別明顯,但因工作繁忙,且腫塊感有時又若有似無,便不以為意。可近期發現腫塊似乎越來越明顯,且有變硬的情形,就醫檢查後確診為乳癌。 -
乳癌蟬聯女性癌冠軍 9成國人竟不知3步驟「癌症復健」
癌症新知 / 乳癌3772據衛福部最新公佈109年國人10大癌症數據,女性癌症首位持續由「乳癌」蟬聯,新發生人數達到15,259人,是女性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面對乳癌發生率居高不下,除了及早接受乳癌篩檢,發現癌症後的治療與正確復健,更是影響預後及生活品質的關鍵。 -
「凍甲」好發這些族群!甲溝炎恐釀指甲變形 醫曝解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188三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洪誌聰表示,甲溝炎顧名思義就是指甲溝周圍發炎,依照發炎時間來看,分為急性甲溝炎和慢性甲溝炎2種;發炎時間少於6周稱為急性甲溝炎,超過6周就是慢性甲溝炎。 -
放射碘治療仍無效! 多重標靶藥物甲狀腺癌治療新選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64你的喉嚨有硬塊嗎?根據最新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已連續3年蟬連女性10大癌症第4位,好發族群為45到55歲的媽媽族群。台灣甲狀腺醫護衛教暨健康促進協會諶鴻遠理事長表示,9成左右的甲狀腺癌患者屬於腫瘤分化良好、預後佳的類型,但其威脅仍不可小覷,一旦患者無法使用放射碘治療,10年存活率驟降為10%。現在國際指引提出全新的2線多重標靶藥物,成為無法使用放射碘療法之病患新選擇。 -
朱芯儀、衛斯理談乳癌治療親身經驗 呼籲正視癌友困境
癌症新知 / 乳癌2944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為呼籲各界重視年輕乳癌病友,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理事長何雪萍等人以及藝人朱芯儀、衛斯理,說明乳癌年輕化以及早期治療重要性。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表示,乳癌為遠端轉移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加上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郭玟伶強調,早期治療(第1期到第3期)能夠提高存活率與治癒率,且不再復發。 -
乳癌患者憂乳房切除與復發 術前1輔助治療增5年存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2655國內乳癌患者經常面臨的抉擇,正是「要不要保留乳房」。想保留乳房卻又擔憂復發,怎麼辦?陳守棟表示,現在乳癌治療不只有「全乳房切除手術」,可以留下乳房,保障生活品質。 -
抗癌成功卻受心臟疾病威脅! 癌友該了解「心臟毒性」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629以前的人可能會視癌症為不治之症,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許多癌友在治療過後成功存活,甚至定期追蹤多年,症狀並未復發,但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這些挽救生命的方法雖然成功治療癌症,但有時卻會導致「心臟毒性」,也就是心血管循環系統出現問題,患者可能因此降低生活品質,增加心臟相關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 -
肝基會號召全台16家醫院免費腹超! 最新篩檢結果出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495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肝基會)今年結合世界肝炎日,號召全台16家醫療院所,動員近60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與4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於 7月24日上午為40歲以上民眾舉辦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癌篩檢,短短3小時共有3,205人接受檢查,其中2,654人發現異常,有82人疑似肝癌或性質不明肝腫瘤,而6人有肝硬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833人有脂肪肝 比率高達57.2 %。肝基會呼籲,有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1次腹超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篩檢,以免錯過最佳治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