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昏倒
-
婦人用餐突暈倒 送醫確診急性腦中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59神經內科主任陳柏霖表示,該病患之前的血管是塞在基底動脈,是後頸部最粗的血管,如果主導腦幹那1條塞住一定會陷入昏迷,而且通常都是終身臥床。傳統治療都是施打血栓溶解劑,但由於王女士中風嚴重,醫療團隊決定以動脈取栓的方式治療。 -
有這幾種心血管病史的人要當心 猝死可能找上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5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統計,台灣約有50萬人有心律不整的問題,每年有將近萬人因嚴重的心律不整而送醫,甚至是猝死。另外,根據臨床統計,猝死大約占所有死亡人口的15%至20%,而猝死患者當中有75%的人是因為心臟相關疾病導致,且大部分是嚴重的心律不整所引發。 -
肺阻塞列10大死因第7位 吸菸為重點高風險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18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名台灣10大死因第7位,40歲以上成人約6.1%罹患肺阻塞。肺阻塞為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典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濃痰、喘鳴、運動易喘。長期吸菸已被證實為高風險因子,80%肺阻塞死因與吸菸有關,且風險與吸菸時間成正比。 -
超音波對比劑助顯影 不再延誤診斷心室內血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11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子林指出,心臟就像人體的馬達,要有力收縮才可以把血液打到全身,一旦心臟衰竭,無法供應足夠的血液給全身,就容易致喘,因為重大器官缺血,以致於整個人無力、極度虛弱、身體水腫、耐受力變低。 -
心室頻脈每分鐘心跳逾120 嚴重心律不整恐猝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16張耀庭醫師解釋,心室頻脈是指1分鐘心跳大於120跳,且源自心室的嚴重心律不整,通常會增加猝死的機率,而缺血性心臟病是造成心室頻脈最常見的原因,常會讓血壓不穩定、心臟停止跳動甚至死亡。心室頻脈又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原發性是較為少見的1種心律不整,可能潛藏有基因或心臟結構上的問題;續發性則通常是冠心病、心臟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心肌肥厚或是藥物造成的電解質不平衡等因素。 -
OHCA患者鬼門關救回 多虧心導管加低溫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38黃國書指出,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的患者平均存活率小於百分之10,極少數能於出院後無神經學後遺症, OHCA患者若要提高存活率及恢復的機會,需愈早使用AED和CPR才有機會。因為當心跳停止超過5分鐘後,腦細胞便開始壞死,即便經急救後順利恢復呼吸心跳,腦部可能已產生永久性傷害,影響神經學預後造成失能。 -
急性心肌梗塞分秒必爭 葉克膜從鬼門關搶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指出,彭先生本身患有川崎氏症,平時有規律服藥,2年前也曾因急性心肌梗塞置放支架,日前至埔里拜訪朋友,早上起床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友人發現緊急將他送往鄰近醫院CPR加電擊,但生命徵象仍極度不穩定,便立刻聯絡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團隊,並備好葉克膜,到院後立即施作心導管手術及重建冠狀動脈血流,總算救回一命。 -
腎上腺皮質腫瘤引發高血壓 降血壓藥也難控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50張嘉暉解釋,腎上腺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多種神經傳導物質與激素,一旦出現皮質腫瘤時,將導致醛固酮或皮質類固醇分泌過多,就容易發生頑固性高血壓或高血糖,使用多種藥物仍難以控制。此外,患者還會出現低血鉀相關症狀,包括心悸、手腳麻痺、肌肉無力、口吐白沫,甚至癱軟昏倒。如該名卡車司機病史超過10年,在安排電腦斷層及核子醫學掃描後,才發現左邊腎上腺有1顆1.2公分的腫瘤。經手術切除後,血壓維持穩定且不需再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