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冠病毒
-
新冠解封後第1個秋冬感冒「失聲」多 中醫護嗓調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38一旦出現「失聲」問題時,中醫通常會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來處理黏膜或聲帶的發炎,例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生甘草等,再加上滋潤養陰、通調肺氣的方式,例如︰百合、半夏、玄參、生地黃、麥門冬這些藥材的使用,更能有效地提升免疫力,排出代謝廢物、降低黏膜敏感度,進而達到止咳開嗓,緩解病痛的效果。 -
6旬婦確診新冠竟出現肌肉痙攣! 醫解析肌張力不全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9年約63歲的女士於今年7月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有咳嗽、流鼻水的症狀外,同時還伴有雙眼難以張開,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上呼吸道症狀雖有逐漸改善,但雙側眼瞼痙攣的情形卻愈來愈嚴重,甚至因看不到路、步態不穩,而時常跌倒受傷。後續幾個月,痙攣情形還影響到頭頸部的其它肌肉,造成她臉部歪斜、不自主咬牙、斜頸及頭部顫抖。至神經內科求診後,醫師開立口服抗痙攣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但症狀並未改善,且愈發嚴重,連講話都變得結巴不流暢,神經內科醫師臨床診斷發現,疑似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肌張力不全症及神經退化有關。 -
突發性耳聾通常發生在單側 錯過黃金治療期也不要放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2突發性耳聾與循序漸進發生的重聽不同,它可能在一瞬間改變1個人的生活品質,擁有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的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雖然少見,但若發生也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態被動等待症狀消失,務必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
莫德納XBB.1.5疫苗已購6百萬劑 明年有8百萬劑量合約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89儘管新冠疫情下降,但近7日(9月12日至9月18日)平均每日仍有6人死於新冠病毒,均以老年人為主,為此,疾管署宣布,第1批莫德納XBB.1.5疫即將抵台,最快將於中秋節前開打,希望65歲以上長者踴躍接種。不過,要等到食藥署檢驗封緘,才能確定接種日期。 -
新冠確診後腦霧揮之不去! 推測與大腦或肺部血栓有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934新冠確診後,飽受腦霧困擾個案眾多,英國1項最新研究證實,確診者康復狀況不如預期,可能跟大腦或肺部血栓有關,血栓為引發長新冠後遺症的原因。 -
造成耳鳴的原因比你想像多很多 這些危險因子恐埋禍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28李宏信醫師坦言,內耳性耳鳴成因很多,有些耳鳴患者往返醫院看診,做了聽力檢查、斷層掃描檢查或是核磁共振,得到的答案卻是一切正常,是因為照不到神經破壞的情形,又因為精密的內耳構造出現異常,必須切片確定真正病因,這是往生解剖研究用的,因活人是不可以做的,因此在診所或醫院都無法檢查而了解病因。 -
全球首家!高端放棄新冠疫苗專利 授權技術給世衛組織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24世界衛生組織、藥品專利聯盟(Medicines Patent Pool,MPP)與COVID-19技術獲取池(C-TAP)日前宣布,獲得高端疫苗技轉新冠肺炎疫苗技術,創下全球新冠疫苗首例。高端公司發言人李思賢表示,目前仍在等待團結試驗結果,而技術端的認證正同步進行。 -
AI科技竟能改善憂鬱情緒! 醫:難以取代真人心理治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50ChatGPT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於2022年推出後,引起一股AI風潮。AI除了能回答日常生活的各種問題,也廣泛運用在科技、設計及醫療上。根據1篇發表於《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的研究指出,使用人工智慧語音助手來進行心理治療,患者的憂鬱和焦慮症狀可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