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冠病毒
-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5月31日退場 有需要看這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03隨著多數國家解封邊境,疫苗接種數位證明等證明將在5月31日退場。疾管署建議民眾及早下載,如有需要也別擔心,可以前往衛生所或旅遊醫學門診等地申請。 -
新冠疫情比上周升溫33%重複感染增 XBB變異株成主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11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自3月20日新制實施後,近7日(5/10-5/16)每日平均新增15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5/3-5/9)之每日平均新增116例上升;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2,022例,其中1,010例(約50%)未打滿3劑疫苗,703例(約35%)未曾接種任何1劑疫苗。上週(5/7-5/13)平均每日新增15例死亡,較前1週(4/30-5/6)之每日死亡平均數15例持平;新增死亡個案中,87%具慢性病史、67%未打滿3劑疫苗、93%為60歲以上。 -
我國首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 北榮斥資45億元打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44斥資新台幣45億元,由台北榮總籌劃設立我國第1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今(15)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標誌著我國癌症放射治療進入嶄新紀元,重粒子將成為未來治癌新利器,提供國人多1項治療選擇。除了總統蔡英文、衛福部長薛瑞元親自致詞以外,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泉裕泰代表也應邀致詞,並表達祝賀之意,對於台灣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有效率的執行重粒子籌設與運作,給予高度肯定。 -
潛水易引發氣壓性耳悶症 若伴隨耳鳴恐內耳神經已受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91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朵的結構由外耳耳廓進入外耳道,接著是中耳耳膜(鼓膜),中耳旁有1條耳咽管連接到鼻咽部的管道,中耳腔與外界壓力的平衡,便是靠耳咽管加以調節。 -
傳染病降級?指揮中心何時解散? 王必勝親曝這時間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38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3)日表示,因疫情穩定,4月17日公共運輸可免佩帶口罩的鬆綁規定將可準時上路。目前僅醫院照護機構,以及救護車規定佩戴。 -
捐血樣本研究新冠爆個資爭議 羅一鈞:有合法善盡告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48衛福部血液基金會配合辦理「新冠病毒血清抗體監視系統」作業,用捐血者的血液留樣檢體進行研究,卻引發部分人士隱私上的疑慮。對此指揮中心今(10)日表示,這項作業是依照傳染病防治法以及實施辦法執行的公務常規監測,不必送倫理審查;加上檢體不會識別特定人士,請捐血者放心。 -
胸悶、暈眩、心悸、倦怠是太累? 醫曝肺高壓嚴重後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0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 -
新冠確診後乾癬竟復發? 原因除了免疫力下降還有這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146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確診後乾癬復發主要是因為本身有乾癬病史,因染疫後誘發;再者可能體內潛藏家族性遺傳基因,受到新冠病毒影響,乾癬才一下子爆發出來。從一般論點來看,這是因為身體免疫力不足導致乾癬復發,事實上,新冠病毒主要侵犯包括肺部、氣管等上呼吸道,甚至還會影響到脾胃,所以也可能有腹瀉現象,肺部和脾胃息息相關,而以上任一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皮膚問題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