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敗血病
-
先心梗後中風!4旬病人走2次鬼門關 北醫附醫成功搶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73關於病人先後歷經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的急重症考驗,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李薰華解釋,缺血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均為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是心臟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根據研究,病人若有缺血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到5倍;若病人年紀輕輕就出現缺血性中風的症狀,也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心臟相關的疾病。 -
孩子莫名肚子痛要留意!5歲童睪丸摸出腫塊 竟罹疝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28家長要注意!幼兒不明原因肚子痛,有可能是小兒疝氣作祟!台中1名5歲男童小哲平常容易肚子痛,在幼兒園進行健康檢查時發現左邊睪丸上方有腫塊,小哲媽媽聽從老師建議帶孩子去大醫院檢查,結果診出兒童腹股溝疝氣。 -
國際大廠賽諾菲市占8成注射劑 殘留類固醇回收1萬支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325食藥署在今(13)日宣布藥品回收公告,是由國際大廠「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引進之得時高凍晶注射劑400毫克 Targocid 400 mg for Injection(I.M.I.V.)因檢驗發現含有類固醇(MPHS)汙染,故請廠商啟動回收。 -
這些危險因子恐致新生兒呼吸陣喘 剖腹產也是其中之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4妊娠36週又3天出生之新生兒,出生體重為2335克,母親由於宮縮頻繁,以致在送抵醫院路程中即由產道娩出。出生後雖有間斷地宏亮哭聲,但呼吸次數一直在每分鐘70下併有微微呻吟聲,疑為新生兒呼吸陣喘(TTN)轉至新生兒中心照護治療。 -
確診兒童為何引起腦炎?專家提4大致病機制 籲打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7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請到台灣兒童感染症學會理事長邱南昌為大眾說明新冠肺炎腦部病變的4個致病機制,他同時呼籲家長,別再挑廠牌,盡早讓孩子接種疫苗,得到保護力比較實在。 -
敗血性休克是器官衰竭前兆 生理機能喪失如骨牌效應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329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所謂休克大致上來說,就是身體器官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流,各項身體機能下降;最後就像骨牌一般,當1個器官衰竭功能喪失,就容易引發其他器官也倒下,最後所有生理機能無法維持,病患也就走上死亡。在病末年長者上,就容易出現多重器官衰竭。 -
男大生罹化膿性汗腺炎 竟以衛生棉墊止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675台大醫院皮膚部廖怡華醫師表示,化膿性汗腺炎也稱作「反常性痤瘡」,通常發生於頂漿腺部位,其第一好發部位為腋窩,其次為乳房下方、腹股溝、會陰部與肛門周圍、臀部等,因部位隱密,以致許多病患難以啟齒討論自己的症狀,或對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感到不自在。
-
中醫減輕化療副作用 加強化療成效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429陳瑞聲醫師解釋,癌因性疲憊症的成因,是由於癌症病患接受各種抗癌治療,但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傷害到正常細胞,特別是對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的骨髓傷害更大,當免疫功能下降,血液不足供應全身五臟六腑正常運作,在腦部血不足則頭暈,肺血不足則喘,心血不足則心悸,肝血不足則疲勞,腎血不足則走路無力,若免疫功能不足,則容易自體感染,引發敗血症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