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放射線治療
-
對抗腫瘤及惡性體質 適度肌力訓練有助體力恢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846陳政國指出,惡病體質是造成癌症病患死亡的原因之一,會出現體重異常減輕、肌肉無力、疲倦等現象,容易被誤以為是營養不良所致,但其實問題出在代謝異常,案例中的張先生除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外,也搭配復健運動,順利於3個月後改善睡眠、精神,肌肉量與體重也持續回穩,成功克服抗癌路上的各種困難。 -
男性排尿不順要當心 一旦確診攝護腺癌最怕性福不保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895這名患者的主治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許富順醫師說明,近年來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罹患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成為熟男的健康威脅。攝護腺癌早期並無明顯徵兆,僅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滴尿和夜尿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不自覺而延誤到擴散至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 -
鼻咽癌是亞洲人特有癌症 韓星金宇彬也罹此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959鼻咽癌是亞洲人特有的癌症,如韓國男星金宇彬、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都是鼻咽癌患者。根據台灣國內最新統計,每年約有1,600人發病,鼻咽癌占男性癌症發生率第12位,一般而言,男女比例約為3比1。 -
化療藥物副作用令癌友抗拒 藥師協助解除疑惑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99奇美醫院藥劑部藥師林志遠表示,癌症的治療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免疫治療,隨著罹癌人數增加,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數也跟著提高,一般來說,化學治療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會影響病人對於接受治療的順從性。 -
結核病接觸者收到「接觸者檢查通知單」 該怎麼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9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正堅表示,結核病患在確診後必須持續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但是對其接觸者而言,是否為結核病患者?要不要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才是防疫重點。 -
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580膀胱癌在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為55比45,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方式,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
66歲婦難熬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西醫整合療法改善不適
癌症新知 / 乳癌282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乳癌治療策略越來越多,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抗荷爾蒙治療等。此外,目前乳癌治療已趨向個人化,醫師將針對患者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2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制定不同的治療計畫。 -
心律不整傳統治療太「傷心」 光子刀可突破限制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39臺大醫院由心臟內科、影像醫學部與放射腫瘤科3科跨科合作所開發的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術是治療嚴重心室心律不整的新方法,又稱光子刀,能精準計算投放的劑量與照射範圍,達到順形度絕佳的劑量分布,搭配影像導航系統,於治療前精準對位、治療中修正誤差,殲滅病灶的同時減少周邊正常組織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