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放化療
-
對抗腫瘤及惡性體質 適度肌力訓練有助體力恢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845陳政國指出,惡病體質是造成癌症病患死亡的原因之一,會出現體重異常減輕、肌肉無力、疲倦等現象,容易被誤以為是營養不良所致,但其實問題出在代謝異常,案例中的張先生除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外,也搭配復健運動,順利於3個月後改善睡眠、精神,肌肉量與體重也持續回穩,成功克服抗癌路上的各種困難。 -
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人生轉機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56239經由免疫細胞療法,結合化療與調整飲食同步治療下,病情已逐漸好轉,且成功走出癌症的痛苦,成為「斜槓農夫」,現在她到世界各地找出好的種子,研發冷壓專利的鮮榨頂級好油,活出自己的第2人生。 -
長庚新研究獲SNQ金獎 改寫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331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頭頸癌團隊今年以「建立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獲頒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醫療院所類金獎,頭頸癌團隊研究累積許多臨床數據,改寫了口腔癌的全球治療準則。 -
乳癌快速惡化病情不樂觀 中醫輔助治療露曙光
癌症新知 / 乳癌12470濟群欣中醫診所郭榮宗中醫師表示,西醫治療通常只針對癌症病因,採取切除腫瘤或使用放化療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但治療過程中,癌細胞賴以生存的環境卻沒改變,腫瘤就不容易徹底消失,因此不少癌症患者開完刀、進行放化療後,癌症還是容易出現轉移或復發。 -
肺癌「新國病」 逾半患者確診時已第3、4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47648歲的蔡先生年初半夜如廁時突然昏倒,導致頭部撞傷,緊急就醫檢查後意外發現肺部有1顆直徑4.6公分的腫瘤,確診為第3期末的肺癌,平均存活時間只剩幾個月。所幸在完成放療、化療後,接受「鞏固性免疫治療」,腫瘤明顯變小,且在另一半的支持下,讓他更有信心戰勝病魔。 -
術前放化療治直腸癌 降低局部復發率
癌症新知 / 腸癌1061一名70歲老翁,去年如廁時發現糞便有帶血、形狀變細等情形,原以為是痔瘡而未加理會,但症狀持續數月,後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診,在腸鏡檢查後,經病理切片、影像醫學檢查,才得知已罹患直腸癌第3期。 -
術前放化療治直腸癌 降低局部復發率
癌症新知 / 腸癌2942一名70歲老翁,去年如廁時發現糞便有帶血、形狀變細等情形,原以為是痔瘡而未加理會,但症狀持續數月,後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診,在腸鏡檢查後,經病理切片、影像醫學檢查,才得知已罹患直腸癌第3期。 -
嗓音異常沙啞超過1個月 喉癌腫瘤竟長在聲帶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180喉癌好發於男性,雖名為喉癌,但腫瘤位置卻大都長在聲帶,初期症狀為聲音沙啞,但無疼痛及其它不適,容易被忽略,林口長庚耳鼻喉科系副主任方端仁醫師提醒,如果嗓音異常持續超過1個月,就應趕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