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拒學
-
「繭居族」足不出戶 從小拒學恐帶來隱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135志杰今年20歲,自高中被霸凌後開始拒學,多數時間躲在房內,生活日夜顛倒,門窗緊閉。早期會自行出門覓食,現在則是要求家人將三餐放在門口,吃完再把托盤放回門口回收,和雙親僅透過紙條聯繫,沒有任何人際關係。但他會在網路上購物,若遭父母拒絕,就會有摔東西等暴力行為,或傳給父母帶有威脅意味的訊息。 -
沉迷線上遊戲恐成病 電玩失調症列入疾病編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50手機遊戲、網路遊戲等電玩已經成為兒童、青少年生活的一部份,但眾多研究發現,電玩具有成癮風險,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入疾病,提醒各國正視這項可怕的文明病。 -
孩子哭鬧不想上學 專家教你調適開學症候群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545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表示,寒暑假可說是孩子的快樂時光,可以晚睡晚起,沒有課業壓力,一旦恢復到規律生活,難免會出現情緒不佳、賴床遲到、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這就是所謂的「開學症候群」。 -
5歲女童在校遭襲胸 性早熟讓她拒學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926就醫時,醫師懷疑妹妹性早熟,經成長發育評估及骨齡、荷爾蒙檢測、腹部、腦部影像學等檢查,發現個案第二性徵及身高發育快速,確認罹患「特發性性早熟」。 -
孩子尿床勿責備 當心開學症候群作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40萬芳醫院兒童職能治療師表示,開學症候群大多發生在開學後的前2週,臨床上曾有孩子因為開學,發生行為退化的現象。像原本已經不尿床的小孩,在剛開學時卻常尿床;或早已戒掉吸手指習慣的小孩,突然又開始吸吮手指頭,這些可能都是因為開學後情境轉換,造成孩子為適應壓力而出現的退化行為。 -
孩子收假開學就哭鬧 恐罹患「拒學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70如果孩子不想上學的情形一直持續,就可能屬於「拒學症」。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說明,有的孩子天生焦慮度高,對陌生情境敏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適應陌生環境,上幼稚園前一個月,最常出現抱著媽媽哭鬧,不讓媽媽離開的情景,難以融入團體生活。 -
父母耐心陪伴 減輕幼兒分離焦慮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01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蔡盈盈指出,嬰兒在6至8個月就可能開始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害怕,通常在2-3歲逐漸減輕,有時可能持續到5歲。由於看不見平常陪伴在側的父母親,部分孩童會以為爸媽永遠消失而感到害怕。根據國外研究資料統計,學齡兒童的分離焦慮症,每100位中約有3到5位兒童罹患分離焦慮症,並常伴隨著拒學或懼學的情況。 -
亞斯伯格症不怕 人際互動團體將開辦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