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手冊
-
囤物症患者無病識感 童年不愉快經驗造成分離焦慮創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9許多民眾歲末除舊佈新,會添購新的家具並淘汰舊物,社區角落便堆滿了陳舊家具,等待清潔隊運走,但對陳先生來說,這些龐大垃圾卻有如黃金,只要發現還堪用的物品,就往家裡塞,幾年下來,屋子光是沙發就好幾套,加上許多桌椅,走路都成問題,夫妻兩人常為此吵架,在妻子陪同下,他至精神科求診,確診為「囤物症」。 -
新手爸媽育兒慌 掌握睡覺和喝奶關鍵讓孩子頭好壯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77所謂「一暝大一寸」,新生兒出生後最重要的2件事情就是睡覺和喝奶,可見新生兒的照護著重於休息品質及營養補給。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嬰兒哺育委員會的建議,母乳是足月產之正常新生兒最佳的營養來源,應於出生後盡速哺育母乳,並持續純哺育母乳約4至6個月大,在這段期間內(開始添加副食品之前),切記「不須」額外補充水分,以免占了胃容量而導致營養不良或是水中毒。嬰兒於4至6個月大時可開始添加副食品,建議持續哺育母乳至1歲,但不建議純母乳哺育超過6個月。 -
世界早產兒日關懷小腳Y 早產寶寶健康手札紀錄成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3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宣導主題為「一起關心早產兒的未來」,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共同發布《早產寶寶健康手札》,希望透過這本23頁的小冊子,幫助家長紀錄照顧寶寶的點點滴滴,也可作為與醫師溝通的工具。 -
10月5日公費流感疫苗施打 保護家中新生兒父母可接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1776個月內新生兒父母,記得打流感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提醒,10月5日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今年約有600萬支3個廠牌,當中只有1種能接種在6個月上嬰兒,另2種僅適合3歲以上民眾,計畫前往接種疫苗,最好先打電話至醫療院所確認有無適當疫苗,最好可以事前預定。 -
老年人跌倒高居事故死亡第2位 避免憾事5招可預防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51老年人容易因為跌倒而造成頭部受傷、骨折等,嚴重跌倒則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曾經跌倒的長者常因害怕再次跌倒而在生活中更依賴家人,使健康照護上的需求及複雜程度增加,並花費更多人力及金錢。國民健康署呼籲長者及家屬,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都是防跌的好方法。 -
新版孕婦手冊文字減量圖像化 準爸爸首次納入內容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436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準媽媽年齡升高,發生不孕、流產、早產、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也跟著提升,國健署希望利用孕婦手冊提醒,除定期接受檢查外,生產育兒知識也最好開始學習。 -
本土0新增連11 農民送上台灣蓮子意指「確診連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75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日前相關學界推估,新冠肺炎會在冬季有第2波流行,是在疫情已經控制、夏季病例變得非常少作為前提,但很多國家目前都仍有疫情存在,病毒仍然在社區與民眾間,隨時都可能出現新確診病患,所以應該沒有所謂第1波與第2波,世界的新冠疫情目前應仍是持續中。 -
企業防疫也防「鬱」 董氏設計舒壓體驗課轉換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11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The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4月發表的《新冠肺炎對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的影響》調查指出,失業及缺乏收入保障者與憂鬱、焦慮、物質使用提高的機率有高度關聯,隨著失業率上升及經濟衰退,自殺人數也可能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