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手冊
-
打HPV疫苗防子宮頸癌 國健署:注意接種前中後3步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645為了避免HPV感染造成子宮頸癌,國民健康署自107年12月底開始,全面推動台灣國中女生接種HPV疫苗服務。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接種HPV疫苗需留意「前、中、後」3步驟。建議民眾依照仿單建議時程完成所有劑次接種,以具有完整保護力,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
新生兒黃疸2週未退要觀察便便 「黃金9色卡」揪出這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09對於新生兒家長來說,寶寶的便便顏色可是攸關著健康的大事,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提醒,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通常在14天會消褪,若持續超過2週以上,甚至滿月時還有黃疸,可能有罹患肝膽疾病風險,呼籲家長可多觀察孩子糞便顏色,若有異狀應提高警覺。 -
長者跌不起!國健署統計 每12名老人就有1人因此就醫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211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死因統計結果顯示,110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為6,775人,跌倒居國人死因第7位,致死人數占21.9%(1,482人)。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每6人,就有1人曾經發生跌倒,且每12位長者,就有1人曾因跌倒而就醫。 -
台人近9成都有這困擾? 6大族群尤以排便不良最容易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82痔瘡對許多民眾來說是難以啟齒的隱疾,而根據成大醫院統計,台灣痔瘡罹患率高達 86%,可見痔瘡是現代人的常見困擾,而究竟有哪些族群需要特別注意得痔瘡的風險,趁早改掉壞習慣,避免坐立不安的痛苦找上門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痔瘡高風險族群」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6大痔瘡高風險族群。 -
2月4日世界癌症日 國健署補助癌症資源中心癌友不孤單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580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這1天誕生的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民眾對癌症的認知,以及敦促世界各地的政府及民眾採取行動以減少癌症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從去(2022)年起,將抗癌主題訂為「縮小癌症照護不平等」(Close the Care Gap)。 -
2月新制看過來! 兒童免費塗氟與新1輪快篩實名制上路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625《NOW健康》整理幾項與衛福部、疫情與健康相關的新制,包含幫助幼童塗氟,以及新1輪的快篩實名制。 -
新1輪免費快篩明日開始! 這幾類人可免領取數量1次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因應民眾農曆春節假期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宣布自今(2023)年1月10日起至2月28日,實施第7輪0到6歲學齡前幼兒與第五輪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取1份(5劑)快篩試劑。
-
牛津長新冠門診團隊全面解析長新冠! 從認識腦霧開始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328新冠肺炎疫情已經3年有餘,很多人以為我們已經迎接最終章,別忘了對多數曾確診的康復者來說,還有「番外篇」──長新冠。隨著疫情時間拉長,不少確診者陸續出現「長新冠」的症狀,也就是感染後的後遺症。在台灣,不少康復者,特別是經歷Delta病毒,甚至原始株大學長感染與傷害的康復者,身體受到相當大的損害;不少研究與觀察都提醒,這些感染者的長新冠情形將比近期受到Omicron侵襲的感染者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