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扁桃體
-
呼吸中止症患者注意!呼吸暫停達2分鐘 腦細胞恐壞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45許文龍醫師曾治療1名年約30歲男性,平常喜歡運動、練重訓,夜晚睡不好,枕邊人提醒有呼吸中止症,加上起床後感覺嘴巴乾痛,即使睡得再久白天仍感覺疲累,曾做過鼻中膈彎曲手術,呼吸卻仍感不順暢。 -
男睡眠呼吸中止每小時300秒 二階段呼吸道重建獲新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121名40多歲的陳先生是大型機械操作員,長期以來飽受打鼾困擾,不僅讓他的太太夜夜難眠,連他自己也因為睡眠品質差,白天精神不濟,體力愈來愈差,儘管他嘗試了多種方法,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經診斷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進行鼻腔和口腔二階段呼吸道重建手術,搭配玻尿酸PRP修復之後,終於徹底改善打鼾和睡眠問題,重獲高品質生活。 -
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手術沒效 進階上呼吸道重建解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65倘若枕邊人睡著時總是發出如雷的打鼾聲,卻又時常突然安靜下來,再次出聲是急促的呼吸聲,那麼恐怕要當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許多人以為只要手術治療就沒問題,對此,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表示,臨床上常有患者初次手術後未完全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原因就出在事前檢查評估不夠全面,若分階段治療可能需要進行「進階版上呼吸道重建手術」。 -
低頭族注意!肩頸痠痛、手麻症狀 恐脊髓空洞症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971名27歲從事視覺設計的年輕女子,因長時間低頭繪圖,去年開始感覺到肩頸痠痛,甚至偶爾會出現手部麻痺,「筆都拿不穩」,經轉診至醫院安排核磁共振,赫然發現竟是脊髓空洞症,雖然還未嚴重到必須開刀手術治療,但醫師仍建議後續必須定期追蹤,同時務必要減少低頭時間,以及維持正常姿態,以免症狀持續惡化。 -
宜蘭女子回國18天解隔後發病 羅一鈞:不排除改列本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0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分析在宜蘭發病的案16859匡列與疫調情形。 -
長期打鼾併嗅覺異常 上呼吸道重建找回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261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及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說明,呼吸道嗅覺神經位於鼻內上方最深處,約腦底殼的位置,稱為「嗅覺本體」,當嗅覺本體裡的神經細胞穿過篩板及篩竇,分布到嗅覺區域,嗅覺分子經由空氣刺激這些神經,傳送到鼻內才能聞到味道,這是嗅覺反應。倘若嗅覺失靈,必須找出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快治療! 研究發現猝死機率越老越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88你曾因為枕邊人打呼,吵得讓你睡不著的經驗嗎?其實更應該擔心他是否罹患了睡眠呼吸中止症,最近有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猝死機率增加1倍,研究刊登在《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英國醫學期刊)。 -
隱性缺氧vs.慢性缺氧 猝死案例可能與上呼吸道有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80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及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表示,氧氣須經由肺泡來交換,「隱性缺氧」因病毒造成肺部血栓,使肺泡功能遭到破壞,就失去氧氣交換功能,來得急又猛,又稱「肺栓塞型的猛爆性缺氧」;而「呼吸道慢性阻塞」或「打呼」是因為長時間呼吸道阻塞、氧氣交換功能不佳,是屬於一種「慢性缺氧」,長期不僅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罹患重度呼吸道阻塞的患者易有猝死風險,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