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截肢
-
糖尿病友合併腎病比例暴增2倍 6成找不到可信衛教資訊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26國內糖尿病人數超過240萬,每年新發生者約16萬人,且糖友年輕化的情形相當明顯。糖尿病為常見的文明病,但即使現在網路搜尋相當方便,很多人會Google,卻有近6成的人,反映自己找不到糖尿病相關的可信衛教資訊。舉例來說,不少人因「聽說糖尿病藥物傷腎」、「沒症狀可以自己停藥」,便擅自停藥;實際上這麼做反而造成腎臟等併發症。 -
血壓不控增「3疾病」風險 平均1天有17人因高血壓歿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51每天約有17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根據108年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高血壓性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8位,總共有6255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平均每天約有17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 -
避免糖尿病患心腎病變 放寬腸泌素給付救糖友也救健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08糖尿病屬於多種共病的「核心疾病」,醫師應在初期就要評估糖友的心、腎狀態,提早投藥預防。而目前可保護心腎的藥物,包含腸泌素(GLP-1 RA)與SGLT2i藥物 -
清明掃墓、春遊踏青小心蛇出沒! 遵守4要點預防咬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04台灣常見的6大毒蛇咬傷中毒,依其毒性可分為出血性、神經性及混合性3類。毒蛇咬傷症狀嚴重程度會因毒性強度、注入人體毒液量及咬傷部位不同而有差異。 -
條條血管通器官 幹細胞結合3D列印技術加速血管新生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95據統計,全台約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只要腳底腳指出現傷口或感染,就可能因周邊血管阻塞而影響癒合能力,有人因此截肢。國衛院、清華大學攜手研發「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動物實驗證實,可加速血管新生,降低截肢風險。 -
「腔室症候群」患者痛到崩潰! 神經叢導管治療免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958台中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謝政昇表示,筋膜包覆著不同肌肉群,各自存在有限空間,當腔室肌肉組織受傷,有限空間內的壓力過大,造成血液循環異常,就會形成「腔室症侯群」。一旦壓力達到危險值,肌肉細胞逐步壞死,必須施以筋膜切開術來阻止病情惡化。 -
天冷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嚴重恐致命 三高患者應特別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68為什麼有些人的血液循環比較差呢?天母康健身心診所院長黃信得醫師解釋,高血脂患者,他的血脂愈多,血管彈性就愈差,一旦血壓升高,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而高血糖患者的全身性代謝出問題,也可能使得脂肪代謝變得不正常,影響血管正常運行;至於糖尿病患的血糖與體內血脂進行結合,易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造成血管循環變差。 -
雙腳腫脹以為水腫竟越發疼痛 檢查發現竟是血栓在作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90李志賢表示,深層靜脈栓塞是指深層的靜脈裡血液回流出現問題或不良,造成肢體腫脹情況,好發在下肢,偶爾也會出現在上肢部位。若腫脹狀況沒有好好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動脈血液循環受阻,出現肢體腫脹部位,嚴重恐導致缺血壞死,甚至可能因此需要截肢;另外下肢或骨盆發生的深層靜脈栓塞,也可能併發肺栓塞而有致命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