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憂慮
-
全身麻醉安全嗎? 台大醫院辦衛教展宣導正確手術觀念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57面對全身麻醉手術,多數民眾對於其風險相當擔心!為了破解大眾對麻醉的治療迷思,台大醫院攜手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舉辦為期兩周的 「你我E起守護病人安全 術後加速康復不憂心」手術安全展,向民眾宣導麻醉安全認知,建立正確的手術觀念,期盼減輕民眾對於全麻手術風險和術後併發症的疑慮。 -
腦內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有多危險? 盤點常見併發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677每到冬天,氣溫變換之際,就是腦血管疾病患者大增的時候,近日北市聯合陸續收治許多出血性中風患者,有腦內出血,也有蜘蛛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蜘蛛膜下腔出血特別令人憂慮,往往來自於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就像新聞報導過的許多公眾人物一樣,甚至會造成猝死。 -
蛋白尿症狀怎麼分? 小便泡泡久不散且下肢水腫是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82民眾也別過於憂慮,一般肉眼看到尿中有泡泡可不一定是蛋白尿,統計起來約僅3分之1的泡泡尿檢驗出蛋白尿症狀,但如有疑慮可及早就醫諮詢,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
7旬婦人退休後仍操勞! 憂鬱症再犯體重狂掉近15公斤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132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提到,精神上長期焦慮、憂鬱的情緒無法抒發,睡眠狀況不佳,即使有正常飲食,但體重仍持續下降,正常體重者,體重減少10%就可能營養不良,也恐面臨續發性厭食現象,嚴重時需住院治療 -
9成年輕人負擔重憂慮顧不了父母 盼政府開展健康投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93Dcard與大社會民調調查年輕族群擔憂,有超過9成以上受訪者憂慮光靠自己扛不起家庭醫療負擔,並希望政府增加健康投資,從國家競爭力高度思考健保給付議題,避免家庭醫療花費成為青年未來重擔。 -
過動症一定又吵又鬧?孩子安靜、愛發呆 家長更要注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77美國精神醫學會,將ADHD分為3種亞型:注意力不足型(ADHD-PI)、過動/衝動型(ADHD-PH)與混和型(ADHD-C)。大家可以理解的是,無論是哪一型,都可能會表現出「過動」、「衝動」以及「注意力不足」這些特徵。 -
孩子罹患愛滋!暖醫化解母親憂慮恐懼 新觀念揮別歧視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883為表揚致力投入於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的第1線健康照護者,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AS)發起、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這次台灣共有5組獲選,於23日舉辦頒獎典禮,期望藉由他們的經驗鼓勵更多人提供HIV感染者友善的醫療照護,讓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
跟人講話便心跳加速冒冷汗 10分之1兒少有社交焦慮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26網路上有不少人說自己時常有社交恐懼症,對於需要與人相處互動的環境感到憂慮,不論時間長短,甚至會避免與人講電話,要求用文字對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焦慮症是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過往研究顯示,將近10分之1的兒童青少年有社交焦慮症,而近年來「社恐」這個詞更是在網路上廣泛流傳,指的正是這些深受人際關係壓力所苦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