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急診醫學會
-
推動醫療分級 健保署開公聽會廣納意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242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因健保醫療資源有限,雖落實分級醫療所涉及的層面廣泛,但仍希望透過公聽會了解各家專家學者及民意代表的看法,作為擬訂策略的參考。前衛生署長、現任亞洲大學教授的楊志良認為,分級醫療是手段,最終目標是希望透過醫療分流,提高醫療照護品質。 -
假日醫院急診塞爆 醫改會:民怨醫苦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36「假日應該只有急診能看?」醫改會選在清明連假的兩周期間監測「全國19家醫學中心急診即時訊息」發現,即使流感疫情已降溫,但醫學中心急診假日「等候看診人數」還是比平日多出了85%,讓假日成了急診醫護的夢魘,嚴重影響急診品質;建議民眾應可從清楚好查的假日看診地圖App、落實家醫群諮詢及分流功能下手。 -
心肌旋轉蛋白檢驗 揪出「偽正常」心肌梗塞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568根據亞洲急診醫學會議ACEM最新研究指出,運用「高敏感心肌旋轉蛋白T檢驗」方式,只要1小時就能確認急性胸痛病患是否心肌梗塞,進而給予治療,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讓病患免於等待、不確定的心理焦慮,改善急診室擁塞及醫病關係,減少醫療不必要成本。 -
兒科急診醫糾多 專業醫師紛紛出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57台灣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近期針對醫學中心、兒童醫院、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等兒科醫師訓練醫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全台僅42%區域醫院,是由兒科醫師擔任第一線醫師診治兒科急診。其他不是由成人急診醫師取代,就是付之闕如,兒科醫師僅擔任急診會診。 -
熱傷害急診人數創新高 減少陽光曝曬保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30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醫療院所急診熱傷害就醫統計報告,結果顯示,今年6月共338人次。不過隨著氣溫攀升,7月1日至14日短短兩週,因熱傷害而送急診就醫竟達451人次。如果氣溫持續高漲,7月單月急診人數恐將破千。 -
心跳停止4分鐘內 CPR降低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08由於心跳停止4到6分鐘內未實施CPR,腦細胞就會有損傷的可能,若延誤至6分鐘以上,即會使腦部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一旦延誤超過10分鐘,腦細胞將因缺氧而導致壞死。因此,應在患者心跳停止的4分鐘內,儘速實施CPR,以減少細胞受傷與死亡。 -
白色巨塔成暴力戰場?醫改會籲衛生署硬起來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34醫改會選在國際工殤日(4月28日)、勞動節(5月1日)前夕舉辦記者會,邀請在第一線醫師、護理人員,呼籲勞委會、衛生署透過制定「醫院勞安規則」、翻修「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替醫事人員穿上「防暴衣」、為病人安全架起「防護網」。 -
最新!持續胸外按壓有機會成功救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