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快樂
-
流浪貓腸道寄生蟲引嚴重水痢 獸醫師使用中藥順利驅蟲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646新北市政府動保處近日救援到1隻約3周齡幼貓,經過獸醫師檢查發現腸道中有寄生蟲,引起嚴重水痢。小貓原本身體就孱弱加上無母乳餵養,動保處毛寶貝醫療中心獸醫師呂信璋便使用藥性溫和的中藥「驅蟲散」治療蛔蟲,同時給予適當的照護及食物,並搭配中藥物調理,1個月後幼貓終於康復,透過民眾認養也找到一個溫暖的家。 -
婦肌腱斷裂痛不欲生!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侵蝕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31名45歲的家庭主婦怡君(化名),每日忙於照顧孩子及整理家務,2年前手指出現莫名腫脹,且常常起床時感到全身痠痛,多次就醫都無法緩解疼痛,後來連騎機車或打開醬油瓶都出現困難,讓她苦不堪言。後來轉診到風濕免疫科,經診斷確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檢查發現,她的手部關節異常突起,經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顯示肌腱已因長期發炎造成嚴重侵蝕,造成伸指肌腱斷裂,最後決定手術開刀修復。 -
得了糖尿病會減壽?控糖5招防併發症 定期追蹤不可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991依據國民健康署相關調查顯示,18歲以上的糖尿病病人約有5%會發生眼部病變、約10%合併腎臟疾病,由於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需透過定期就醫及檢查,才能有效防範。 -
觀看現場體育賽事超熱血! 研究發現:幸福感大幅提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498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證實參加現場體育賽事會增加我們的「生命價值感」,這種增強與得到工作的幅度相當,是個令人振奮的結果,呼籲民眾給自己或親友一個去現場觀看體育賽事的機會。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說明,當我們參與大家認同的團體活動,會有種「大家都和我一樣」,去除「陌生」或「孤獨」的負向感受,讓人產生幸福感,特別在運動競賽現場的感受更明顯。 -
衛福部推「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11月初22縣市全面上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44「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上路了!衛生福利部、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等,今聯袂舉行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發布暨影片分享記者會,呼籲國人關心幼兒健康,支持政府落實「1個都不能少」、「0到3歲幫你一起顧」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衛生福利部自112年11月起,將11月1日起誕生之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鼓勵3歲以下、尚未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家長踴躍參加,讓寶貝們在幼兒專責醫師連續、全面、整合性的完善照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
3件事讓學生感到壓力! 董氏鼓勵:紓壓先從1件事做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46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台灣的憂鬱症篩檢日,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呼籲民眾,時時檢視自身的情緒狀態,其實就是關心自己心理健康的第1步。例如,透過線上篩檢工具或董氏基金會開發的憂鬱檢測app,用手機檢視情緒,不但能記錄每天的心情,也能依據所在地提供適合的資源。 -
煞車意外發現乳癌!術後追蹤4年轉移眼窩 1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乳癌650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劉良智教授表示,依據荷爾蒙受體與HER2受體的表現,過去乳癌類型大致分為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與三陰性乳癌,且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然而,近年臨床發現,有一群癌友依照治療準則,給予抗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或是單一種類化療的效果不佳,復發率較高。進一步瞭解才發現HER2表現不能只區分「陽性」與「陰性」,介於中間的「弱陽性」也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 -
孩子憂鬱家長也憂鬱 專家籲照護者要把心理健康放首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09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說明,在家庭角色分工上,孩子較被動,特別在「情感表達」上,大多是長輩主動關心,青少年通常不太會或不了解如何明確表達內心的不愉快,認為他人應該知道我的情緒,如果他人提問,孩子通常會迂迴或簡短回應,而彼此的解讀意義常不一致。建議讓青少年先了解情緒的分化,包含正負向情緒;家長用引導式問法,像為什麼這麼想、你不快樂的原因是什麼...等,多讓孩子表達,協助他們釐清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