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忌口
-
糖尿病飲食降低碳水化合物優先 10大控醣好食材報你知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20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糖尿病患的飲食可依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只要依照均衡飲食的原則,利用各種不同食物的組合,日常飲食也可以是多元、多樣化,建議盡可能選擇完整的天然食物,而不是高度加工的食物,尤其可以多攝取非澱粉類的蔬菜,盡量減少添加糖及精製穀物。 -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551中醫師鄭愛蓮指出,24節氣中的「處暑」過後,是夏去秋來,天氣開始漸漸轉涼,若夏天時常吃冰冷食物、熬夜、作息不正常,會導致體內溼氣重,到了秋天便就特別容易覺得疲累,也不容易將累積的溼氣藉由皮膚排出,因此入秋後因皮膚病前來求診的患者激增。 -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137常有人將小腦萎縮和漸凍人搞混?小腦萎縮症主要是脊髓及小腦脂質性病變到萎縮的狀況,因患者走路搖搖晃晃,又稱為「企鵝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周邊神經系統萎縮則稱為「漸凍人」。雖然兩者皆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因病變部位、致病因素不同,則臨床病徵也不一樣。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通常有平衡感異常、動作遲緩、寫字不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口齒不清、眼球震顫、複視等10大症狀;漸凍人則屬於反映在肢體動作的神經性退化,肌肉會逐漸萎縮到無力,而兩者都容易出現口齒不清、構音或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的症狀。 -
眼屎這麼多? 你可能得了這7種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430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如夏天常見的流行性角結膜炎,也就是俗稱的「紅眼症」,患者除了眼睛發紅外,還併有大量分泌物,有時會多到眼睛都睜不開——「被分泌物黏住」。通常黏稠的白色或黃色分泌物,代表可能有細菌感染;稀薄、稍帶黏性的水樣液體分泌物,則多表示為病毒性角結膜炎。 -
最新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公布 蛋白冠軍、蛋黃亞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7近10年來,他乾癬反覆發作,臉部及身體常莫名出現大片紅腫、突起,且大便不成型、易腹瀉。接受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發現他竟對35項食物過敏。 -
夏天吃荔枝適合餐前吃?餐後吃? 專家觀點比一比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351像是體質燥熱的人就不太適合吃荔枝,有人吃了幾顆,就會上火,流鼻水、便秘,甚至冒出滿臉的痘痘。另外,過敏體質的人吃了荔枝之後,可能引發皮膚搔癢,晚上睡不著,抓個不停。彭溫雅建議,民眾不要1次吃太多荔枝,尤其是老人或小孩,再者,也不要選在在空腹、久餓,以及早餐之前,食用荔枝,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再食用。 -
小童蕁麻疹恐成香腸嘴 常見致病原因有這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77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毓表示,有些時候此種過敏反應會發生在更為深層的組織會產生血管性水腫,造成眼睛周圍或是嘴唇腫脹(俗稱金魚眼或是香腸嘴),甚至發生在喉部周圍,嚴重可能會影響到呼吸。根據文獻指出,每個人一生當中大約有20%機率會發生蕁麻疹。依據蕁麻疹持續發作的時間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來說超過6周幾乎每天皮膚上都會出現蕁麻疹會定義為慢性蕁麻疹。 -
關節腫痛難忍 中年婦女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71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醫師陳俊銘表示,案例中的陳媽媽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手部關節已經腫痛到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人幫忙才能完成。臨床上很多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也總是忍痛很久才來就診,但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開始遭到破壞,嚴重還可能導致身體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