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衰竭
-
心衰併心律不整治療棘手 台大內外科聯手1次解決2問題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91晚期心臟衰竭病患常有心律不整問題,症狀惡化時,還可能引發「心室頻脈風暴」,為了救命,必須以去顫器反覆電擊,患者感嘆「電擊時就像被車子撞倒」,就有病友在8分鐘內連續被電10次,真正感受到生不如死的痛苦。 -
阿卡貝拉葉克膜救命 每分鐘提供5公升血流量無須開胸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334歲陳小姐懷孕21週時,出現異狀,確診為嚴重腹腔內感染,必須引產,但術後因細菌感染,併發心臟及多重器官衰竭,醫院採用葉克膜維生系統,但心臟功能仍不見好轉,最後使用「阿卡貝拉葉克膜(ECPELLA)」,才挽救一命。 -
本土+17650!4旬腹膜透析男打過2劑 敗血性休克死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6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宣布新增1萬7650例本土個案,與上周日相較,增加2616例,上升幅度達17.4%,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情上升,本周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可能超過2萬,民眾務必做好自我防疫措施。 莊人祥表示,上周七天本土個案累積12萬775例,較前1週的10萬7301例相較,上升12.6%,趨勢向上,提醒民眾在參加跨年晚會及活動時,因人潮眾多,應該戴上口罩。 -
本土+15464!死亡+40 3旬男疑重複感染在家昏迷過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87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宣布新增15,625例本土個案,100例境外移入,24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六多1,234例,增加約8.7%。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1名30多歲男性接種1劑疫苗,本身有糖尿病史,6月20日曾快篩確診,9月6日卻在家昏迷死亡,經司法相驗,PCR陽性,死因為新冠肺炎併肺水腫及肋膜積水。 -
冬天長者血循差雙腳冰冷走路痛 急性「腳中風」恐截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88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
新冠康復後常心跳快、胸悶! 恐心搏過速症候群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140張小姐25歲,未婚,無慢性病史,亦無心血管家族史,不抽菸,平時有規則從事有氧運動、游泳的習慣,健康狀態良好。3個月前得到新冠肺炎時,僅有喉嚨痛及輕微咳嗽症狀,已完全緩解。然而,張小姐卻發現,運動表現大不如前,稍微動一下就心跳加速,伴隨些許呼吸喘促、胸悶,起初認為染疫後可能體力需要時間鍛鍊,才能回到原來水準。但早上剛起床的時候、甚至從事靜態活動時,也經常感覺到心跳異常快速,體力好像比染疫前還差,因此前往心臟內科門診就醫。 -
心血管手術升級!台大醫院引新系統 救治2名高齡患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5770歲高先生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年初時發覺自己走7、8分鐘的路程,中間竟要停下休息3次,剛走就喘、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左心室擴大,三條冠狀動脈高度鈣化合併高度狹窄,猝死風險偏高,但又害怕治療風險高,不願接受外科繞道手術,經醫師評估建議,使用新型經皮導管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救回一命。 -
2022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 3小時湧入5百人篩檢響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52全國糖尿病友推估超過230萬人,每年新增個案數約16萬人,根據110年全國10大死因統計,糖尿病位居第5位,意即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糖尿病衛教學會日前攜手衛福部國健署、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等單位,為響應2022年世界糖尿病日,於中正紀念堂舉辦 「及時控糖醫起GOAL,安心腎力衛將來」活動,呼籲大家重視糖尿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