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血管中心
-
心律不整能運動嗎? 醫:心律不整患者運動遵循3原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18當心臟突然「碰碰跳」或跳得忽快忽慢時,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是不是不能再運動了?」事實上,大多數心律不整患者在醫師評估後,仍能安全地從事適度運動。根據研究,台灣80歲以上族群約有10%罹患心房顫動,而這些患者的中風風險約為一般人的 5 倍,死亡率也較一般人高出約2倍。因此,如何透過安全且適當的運動幫助穩定心律、降低中風與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已成為長者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 -
實踐全齡全程照護的智慧醫療網 台中市立醫院正式營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488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委託財團法人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以下簡稱市立醫院)於9月24日正式營運。市立醫院自民國111年由臺中市政府以BOT案委託財團法人中國醫藥大學興建與經營,聚焦「智慧醫療、醫養合一、全齡照護」三大核心理念,結合醫療專業與長照資源,打造以市民健康福祉為本的全方位醫療園區,致力提供大台中市民全方位的健康照護服務。 -
女性心肌梗塞症狀不典型 別把心血管警訊當更年期不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46知名表演藝術家陳奇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在上海辭世,享壽 95 歲。這位在《情深深雨濛濛》、《上海一家人》等作品中以慈祥奶奶形象廣受喜愛的演員,她的離世再次提醒我們:女性心血管健康不容忽視。和男性相比,女性心肌梗塞的表現往往不典型。臨床上常見患者以「胃部不 適、胸口灼熱」就醫,看似腸胃問題,其實可能是心臟缺血;其他警訊還包括噁心、異常疲倦、頭暈或出汗,有時甚至在休息或睡眠時發生。 -
CPR是救命關鍵 專家呼籲推廣急救教育掌握黃金搶救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182025年初歐洲復甦委員會(ERC)和歐洲駕駛學校協會(EFA)合作倡議「學習當駕駛、同時學習CPR」的計畫。其計畫的來源是當身邊有人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時,您可以幫忙採取行動!2024年底美國醫學界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只要在心跳停止後的前兩分鐘內開始進行心肺復甦術,患者的存活機會能提高8成以上,腦部功能受損的風險也能大幅降低近1倍。 -
不讓心血管悲劇重演! 提早篩檢「遺傳地雷」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23「醫師,為什麼我爸爸50歲就心肌梗塞,我哥哥45歲也中風,明明我們家都很注重健康啊?」這是心血管門診中經常聽到的疑問。當一個家族中接連出現心血管疾病,很多人會歸咎於共同的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但真正的元凶可能藏在基因深處。 -
心肌梗塞症狀不僅只是胸痛 肩痛、噁心都是可能的徵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144心肌梗塞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可能非常多樣,且往往沒有這麼明顯,以至於經常被忽略,進而延誤就醫時間。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心血管疾病是台灣10大死因中的第2位,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就是主要的元凶之一。 -
膽固醇正常心血管卻出事? 最危險壞膽固醇是隱藏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31它不像膽固醇那麼有名,但可能更致命。1位年僅48歲的男性患者,身形正常、不抽菸、作息良好,也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甚至連膽固醇都在理想範圍內,卻在某天清晨運動時突然倒下,被送國泰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更令人困惑的是,他的冠狀動脈內部已有嚴重粥狀硬化,但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子似乎無法解釋他的病情。
-
肥胖與心臟病的距離! 肥胖恐造成心肌損傷甚至心衰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111大家都知道,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這些疾病又會進一步導致心臟病。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肥胖本身不僅僅是心臟問題的「幫凶」,過高的體重可能會直接對心肌造成傷害甚至心衰竭。肥胖對心臟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即使沒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等明顯的心臟病等危險因子,肥胖本身也可能對心肌造成隱蔽的損害,增加心衰竭的風險。郭志東醫師呼籲,重視體重問題,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心臟健康。通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和管理壓力,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心臟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