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衛生中心
-
悶悶不樂、易怒不只是心理因素 原來是肚子餓害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99該研究由貴湖大學學者進行,研究者藉由引發老鼠的低血糖,來檢驗葡萄糖驟降對情緒與行為的影響。研究者將葡萄糖代謝阻斷劑與水分,分別注射在受試的老鼠們身上,並依注射的成分將老鼠放置於2個特定的空間。在老鼠們都體驗過2種注射物的效果後,再讓牠們從先前2個空間中自由選擇進入,發現老鼠們會自動避開經歷過低血糖症狀的空間。 -
情緒在體內平衡靠這個 憂鬱症患者缺少此關鍵機制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47情緒的體內平衡這種機制,是透過活動來穩定情緒的能力,當情緒低落時體內平衡會受到損害,甚至在曾被診斷出憂鬱症者是不存在的;該研究還發現,情緒低落的體內平衡可以預測出更高的憂鬱症發作頻率以及發病期間,且活動和情緒之間的某些關聯與文化特別有關係。 -
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恐致免疫下降 讓病毒找到破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37研究指出,持續數周的壓力、較少時間與他人相處而感到孤單以及睡眠不足,是削弱免疫系統的3大關鍵因素,先前的研究也指出,在同樣健康、非免疫力低下的一群人當中,如果較少與他人相處或是暴露於病毒中,將比起經常外出與人社交者,更容易生病且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
企業防疫也防「鬱」 董氏設計舒壓體驗課轉換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07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The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4月發表的《新冠肺炎對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的影響》調查指出,失業及缺乏收入保障者與憂鬱、焦慮、物質使用提高的機率有高度關聯,隨著失業率上升及經濟衰退,自殺人數也可能會上升。 -
新手媽媽育兒手忙腳亂 近半數感到挫折卻不敢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01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211名22至45歲的婦女,於生產後3年內接受網路調查,包含感知治療障礙量表、孕產婦社會支持量表、憂鬱、焦慮和壓力量表及是否有主動提出產後情緒疾患的問題。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受試者呈現產後情緒症狀,但其中5分之1卻未能主動透露並尋求協助;近一半的女性表示尋求協助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超過3分之1者認為社會支持度不足。 -
疫情改變國人生活型態 「坐」困家中影響身心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55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調查發現,坐著不動的民眾越來越多,超過4分之1受訪者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每10人就有1人每日坐著時間超過12小時。 -
老年人在家防疫利用視訊 多與親友互動可防認知退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84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實施封城鎖國,許多民眾只能宅在家,缺乏運動量。1項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建議,主動嘗試多種活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 -
肺炎疫情全世界壓力倍增 情緒支持彼此互助共度難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24該研究由賓州大學學者進行,研究者連續於8個晚上與1,622名參與者進行訪談,藉此瞭解參與者的壓力來源,包括:爭執、工作或學校及家庭的壓力事件,以及是否有給予或接受他人情緒上的支持。結果發現,參與者經歷壓力的當天,給予或接受他人情緒支持的可能性增加至2倍,到了隔天仍有增加26%的可能性,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傾向給予和接受情緒上的支持,而男性處於壓力的情況下尋求情緒支持的可能性也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