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師
-
罹肺癌最憂鬱!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 建立治療信心
癌症新知 / 肺癌65921名婦女退休後準備開始規劃第2人生,原以為長期的肋骨疼痛,可能是更年期所致,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確診4期肺癌轉移肋骨,當下內心驚慌,悲傷到整日躺在床上,失去自我價值,感到非常焦慮,不僅執迷於非正統療法,甚至嘗試各種偏方,事後才發現只是在轉移內心焦慮與悲傷。所幸後來接觸到支持團體,透過學長姊成功經驗分享,開始穩定腳步應對癌症挑戰,在進行基因檢測得知屬於EGFR基因突變,經醫師評估從第2代標靶藥物開始治療,3年後發現抗藥再接續服用第3代標靶藥物,目前抗癌已超過5年,副作用也控制相當穩定。 -
7歲女童噴嚏打不停!服用過敏藥無效 診斷出妥瑞氏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47一般大眾會認為打噴嚏、咳嗽、清喉嚨,可能是感冒、感染或過敏,比較難聯想到妥瑞氏症,江國樑說明,其實從細節觀察,妥瑞氏症跟過敏患者症狀又不太一樣,例如妥瑞氏症不會有明顯鼻塞或流鼻涕、白天咳嗽很嚴重,晚上睡覺時又好了;而跟氣喘兒相比,並沒有明顯痰音或喘鳴音;患者鼻內膜也不會腫脹、更沒有鼻炎兒童常見的黑眼圈。 -
921大地震驚恐再現!如何走出震後陰霾? 醫提供3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0508台灣民眾對於25年前921大地震的威力與驚恐,再次被今(3日)晨7點58分芮氏規模7.2,全台有感的天搖地動喚醒。台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常遭受地震災害侵襲,每當大地搖晃,不僅是建築與土地,人們的心靈同樣也會受到巨大衝擊。 -
癌友就醫好選擇! 國健署推全台67家癌症診療品質醫院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730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癌症發生人數為12萬1,762人,民眾罹癌時如何選擇可信任的醫院,是最迫切的問題。國民健康署表示,目前全台共有67家醫院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已有8成5以上癌症病人於這些醫院接受治療,是癌友值得信賴的抗癌靠山。 -
做自己很「自私」? 臨床心理師剖析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8257「想要做自己一點,會不會有點自私?」、「如果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和這份關係?」上述疑問和想法可能不少人多少都有過,或者聽過其他人有類似的問題,而近年暢銷的心理類型書籍中,多數也都是在談論如何提升自己、掌控自己情緒或人際關係的複雜情感等主題。另一方面,來醫院或診所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們之中,人際關係也是最多人來治療室想釐清、討論和改變的議題。 -
愛發自拍照到社群? 過度關注這事恐降低青少年自信心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757自拍、紀錄生活中的點滴發佈到社群媒體是許多青少年的日常,如果青少年為了獲取更多認可,將自拍照過度修飾、美化,不斷查看按讚數、留言,父母需留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安全地使用社群。根據2023年11月發表於《MedicalNewsTODAY》的文章指出,自拍照可能影響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並引起對「讚」的過度關注。 -
失智症有假性!如何判斷? 專業醫師盤點5大徵兆1次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06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說明,每逢年節前後,門診常會出現假性失智潮,皆是難得回鄉的遊子帶著父母來就醫。他也解釋,有時候「老年憂鬱」會造成類似失智的症狀,但這並非真正的失智症,藉由耐心、適當的支持和治療,便能有所改善。 -
9旬失智嬤不願插鼻胃管 接受吞嚥訓練讓吃飯不再痛苦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08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安寧居家團隊表示,這幾年來在吞嚥訓練小組協助下,讓安寧居家吞嚥困難的失智病人,經由吞嚥訓練後恢復部分吞嚥能力,不需插鼻胃管或延緩插鼻胃管時間,對於已經插上鼻胃管的失智病人,亦能經吞嚥訓練後撤除鼻胃管讓病人免除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