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房
-
手機鏡頭就可以 陽明交大團隊開發非接觸心律偵測技術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920科技醫療日新月異,用手機就能偵測心臟健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教授吳炳飛帶領研究團隊開發出只要使用手機或筆電相機鏡頭就可監控心律變化的創新技術。這種非接觸式量測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方法具備輕量化、高穩定的特性,協助民眾在日常生活監測與照護心臟健康。 -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2252歲的A小姐,體格正常,從小患有二尖瓣脫垂,生活規律,每天日行萬步,早睡早起,飲食均衡,不吃炸辣甜食,工作較忙碌容易疲倦,個性容易緊張焦慮,很容易感冒,年輕時沒有症狀,但隨著年齡增長、工作壓力增加,症狀出現偶爾會喘、胸悶、心悸,休息過後睡飽會改善,但是壓力大、感冒或偶發的失眠時,甚至會頭暈,倦怠感加重,定期回診西醫檢查都正常,但仍自我感覺生活品質不佳。 -
林俊傑演唱會公開心臟功能異常! 醫剖析常見心臟問題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8533歌手林俊傑「JJ20 FINAL LAP」世界巡迴演唱會於北京鳥巢連唱3週9場,昨(7月13日)最後一場,台上表演時突然整個人彎腰,露出痛苦表情,他在尾聲說著,「生命的沙漏加速著,我還能唱多久?」,去年4月被診斷心臟功能異常,必須每天服用藥物,才能控制病情。 -
藥物控制不了高血壓? 醫:當心為高醛固酮血症在作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9腎上腺皮質醛固酮症(Hyperaldosteronism)又稱高醛固酮血症,是1種相對罕見但重要的內分泌疾病,此疾病是因為腎上腺分泌過多的醛固酮(Aldosterone)所致。醛固酮是調節血壓和電解質平衡的荷爾蒙,過量會引發高血壓和低鉀血症。 -
心室心律不整手術 3D立體定位電燒與傳統優劣比一比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041名30歲女性因反覆心悸與胸痛至門診就醫,雖然心臟結構與功能檢查皆正常,但24小時心電圖顯示每日出現逾1萬次「心室早期收縮」。雖經多次藥物調整治療,症狀卻仍未改善,遂轉介至心臟電生理科評估手術。在考量到傳統心律不整燒灼術有較高的輻射風險,經醫病雙方詳談後,改採「3D立體定位系統」進行燒灼治療,最後成功治癒心律不整。 -
心律不整風險知多少? 醫曝「這情況」中風機率高5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71一般人的心跳在休息狀態下是規律的,心跳次數介於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而在睡眠時,正常成人的心跳可能會變慢到介於每分鐘30 至60 次之間。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鴻猷指出,心律不整是心律異常的總稱,廣義來說,只要心跳的來源、速度及節奏是不正常的,都可以稱為「心律不整」。建議民眾可以學習自我檢測,正常的心跳是有節奏感的搏動,異常的心跳則會不規律、時快時慢、時重時輕,當發現自己心跳有異常時,可以諮詢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 -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309還有2位民眾分別是40歲和60多歲,罹患耳中風,導致聽力下降,經建議服用循利寧,幫助神經修復、末梢循環暢通,也對聽力改善有幫助。除此之外,游純宜藥師呼籲,若有中風家族病史應特別留意,她分享曾遇過1位20多歲年輕人收縮壓一量超過190mmHg以上,因為沒感覺而不自知,經過衛教宣導可能是引發中風的不定時炸彈,才有所警覺。 -
牙線不只幫助潔牙! 研究發現:長期使用還能預防中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05注意口腔衛生不僅能保護牙齒和牙齦,還能顯著降低中風的風險。雖然刷牙對口腔健康非常重要,但研究顯示,單靠刷牙可能不足以達到最佳效果,每週至少使用一次牙線,可以顯著降低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