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延誤就醫
-
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 「久坐不動」增大腸直腸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4391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
大腸癌常見5大症狀!早期不明顯 定期篩檢降低死亡率
癌症新知 / 腸癌4274由於大腸直腸癌是美國成人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雖然大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但Bryn Mawr醫院和直腸外科醫生同時也是醫學博士的Philip Y. Pearson表示,大腸癌仍有這5大徵兆,需要多加留意。 -
清明兒童節5天連假出遊趣! 天氣交通與掃墓資訊1次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20清明節與兒童節有長達5天的連假,連假天氣將為先濕後乾。同時不少人會去掃墓,疾管署提醒,如不慎遭毒蛇咬傷,把握5要5不原則,盡速就醫,由醫師使用血清治療,不必驚慌。 -
清明掃墓小心毒蛇 醫提醒「用口吸出毒血是錯的」別學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521清明連假將至,疾管署在昨(28)日記者會上說明,民眾在掃墓期間記得盡可能用棍子掃草地,驚擾野蛇讓他們逃走。疾管署表示,如不慎被蛇咬傷,記得5要5不,盡快送醫。 -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青壯族群 初期易被誤診恐延誤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7542歲的陳小姐,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進一步檢查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當時她正處於為夢想拚搏的年紀,確診有如按下人生暫停鍵;原先喜好烘焙的她,因疼痛無法打蛋、揉麵團,被迫放棄開店夢想。回想過去,陳小姐難掩心酸情緒。 -
確診加速腎臟老化!民眾若有5大前兆 專家示警快就醫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18今年3月9日為「世界腎臟日」,美國1項大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腎臟老化速度是一般人的3倍。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人老之後,腎臟逐漸老化,平均每年以1%速度下降,但染疫之後,1年內下降3%至4%。 -
0415講座報名/心絞痛如人生不定時炸彈? 心臟科醫師教你拆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59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劉銘恩將在4月15日的下午,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竹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進行「面對心絞痛,倒數計時行動! 心臟科醫師,教你怎麼拆除人生不定時炸彈」短講,談談何謂心絞痛,以及治療的方針。 -
台人近9成都有這困擾? 6大族群尤以排便不良最容易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77痔瘡對許多民眾來說是難以啟齒的隱疾,而根據成大醫院統計,台灣痔瘡罹患率高達 86%,可見痔瘡是現代人的常見困擾,而究竟有哪些族群需要特別注意得痔瘡的風險,趁早改掉壞習慣,避免坐立不安的痛苦找上門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痔瘡高風險族群」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6大痔瘡高風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