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幼蟲
-
桃園長安里登革熱群聚擴大 男高中生發燒40度快篩確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13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個案男高中生在8月29日出現發燒與肌肉痠痛,到診所就醫,但症狀未緩解高燒至40度,再次到原就醫診所看病,醫師馬上轉診醫院且收治住院,住院期間出現紅疹,登革熱NS1快篩陽性,醫院採檢通報,實驗室檢驗確認感染登革熱第1型,目前住院治療中。 -
蜱蟲叮咬恐出現萊姆病 夏日戶外出遊記得這樣穿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3096蜱蟲(Tick),分成硬蜱及軟埤,大部分蜱蟲叮咬的疾病多由硬蜱所造成。硬蜱屬於(Ixodidae)科,為1種8隻腳的節肢動物,它有時張牙舞爪的樣子會讓有些人以為只是同為8隻腳的蜘蛛。蜱蟲靠吸食脊椎動物的血維生,從幼蟲開始就具有吸血能力,包括鳥類,貓狗及人類均可能被其叮咬。蜱蟲平常多爬行於草叢,若人類經過草叢,就有可能導致蜱蟲爬行到人類身上並吸血,通常會爬行至牠覺得安穩的地方,故常常會爬行至皮膚皺摺處。通常蜱蟲叮咬多在春夏季,高峰期常在5至8月。 -
高雄傳日本腦炎個案出現意識混亂 疾管署急派員滅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46疾管署防疫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個案前往小港區鳳鼻頭漁港時,常經過小港區親友住處,衛生單位於該漁港及親友住處周邊發現有水稻田與養豬場,並於親友住處附近水稻田查獲三斑家蚊幼蟲,初步研判個案於小港區或鳳鼻頭漁港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
蚊臉辨識準確度達9成以上 登革熱防疫新利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78長時期監控病媒蚊密度是蚊媒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工作,如何即時呈現各地區監控的結果,以利地方防疫單位規劃與進行相關的防治作業,也是重要的議題,進行監控時,如果可以即時辨識蚊種,將可精準協助防疫策略的制定,提升防疫工作的效能。 -
揭開冬蟲夏草神秘面紗 陳潮宗:兒童不宜服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387相信大家對冬蟲夏草這個藥材名稱並不陌生,坊間有許多以冬蟲夏草製成的飲品,但冬蟲夏草到底是蟲還是草呢?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顧名思義,冬蟲夏草當然冬天是蟲,而夏天就變成草了。為什麼這麼神奇呢?原來,冬蟲夏草是一種叫做蝙蝠蛾的動物,將蟲卵產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長得像蠶寶寶一般的幼蟲。 -
寶特瓶DIY成捕蚊神器 離地面50公分效果佳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32蚊蟲喜歡棲息的場所,戶外常出現在草叢、灌木叢、雜物背面;戶內則是在陰暗角落、家具下方或背面、窗簾布幔後、地下室。因此,在置放誘卵桶等捕蚊裝置時,應該選在適當位置和高度,才能發揮最大效果,距離地面50公分,效果最佳。 -
疾管署防恙蟎10年有成 38種恙蟲書中現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26疾管署防疫人員歷經近10年在臺灣本島及離島地區的調查、採集,最近完成《臺灣恙蟎誌》一書。書中針對國內現有38種恙蟲的形態特徵、分布及傳播疾病等詳盡介紹,並建立屬檢索表及種檢索表,堪稱專業人員與民眾的防治利器。 -
毛小孩慎防犬蛔蟲 以免飼主阿茲海默症上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92臺北醫學大學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主任范家堃教授,針對腦犬蛔蟲症與阿茲海默症進行研究發現,犬貓身上的犬蛔蟲,可能透過與飼主的親密接觸進入體內,一旦入侵腦部,可能會引發神經退化如阿茲海默症。研究結果獲2015年7月出版的國際知名期刊「臨床微生物學評論」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