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平衡感
-
手淫過度易腎虛 潛藏小腦萎縮危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57小腦萎縮症在中醫的觀點裡屬腎精虧損、氣血虧虛的範疇,精確來說,是因腎虛所引起的疾病,而它又包含腎陽虛及腎陰虛兩種。在台灣,小腦萎縮症多半屬於腎陰虛的範圍,所以只要滋養腎陰,補足腎氣,活絡血液循環,通常在治療2周左右後都能讓病情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以本案例中的患者,在治療2周半後便從走路搖擺,時常跌倒,需家人陪同外出的狀態,到可自行駕車到診所就醫,改善幅度驚人。 -
骨密+柔軟+平衡+肌力=行動力關鍵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37「骨鬆性骨折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吳至行說,多數民眾非要等生活中因跌倒骨折就醫,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骨折造成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無力等併發症,恐大大影響患者的行動力與生活品質。 -
喝咖啡防病好理由 多發性硬化症風險降三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53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Anna Hedstrom表示,研究人員將6700多位參與實驗的對象分成兩組,其中2700多位是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其餘3900多位則是身體健康的人。研究人員從中發現,每天喝最多咖啡(約900西西)的人,比平常不喝咖啡的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降低了29%。 -
小腦萎縮生命鬥士 勇於治療逆轉病程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192小腦萎縮症為遺傳基因異常,導致脊髓與小腦功能失調,出現走路不穩、表達困難、吞嚥異常、手腳失調等病症。大眾普遍認為,小腦萎縮症為無藥可醫的不治之症,發病後病情會急速惡化且無法控制。收治該名患者的佑德中醫診所院張賜興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切入,從改善體質根本著手治療,延緩病程、阻止惡化,並改善患者自理能力,提升家屬及患者的生活品質。 -
燕子尾巴不見了 當心帕金森氏症上身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681陳女士今年71歲,幾年前開始手無力,舉不起來,左手會不自主抖動,症狀日益嚴重,到醫院檢查頸椎也找不出原因。後來透過這項影像新技術,才確診為帕金森氏症。 -
滑世代肩頸負荷大 連帶引發耳鳴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72長期低頭使用3C產品,因姿勢不良,易引發「頸頭症候群」,症狀可能有頭痛、肩痛、肘痛、軀幹疼痛,甚至干擾手眼協調、身體平衡等,造成頭部控制不良與繼發性前庭覺和視覺失調,進而產生耳鳴、眩暈、噁心想吐等現象。此時必須改正自己平時錯誤的姿勢,加上運動訓練及物理治療,或用藥物改善內耳的生理功能,才能有效改善耳鳴與眩暈等症狀。 -
中醫治小腦萎縮 男子重燃鬥志化悲為喜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662一名有小腦萎縮症家族病史的37歲男患者,3年前發病,至今已演變成說話口齒不清、平衡感異常,走路有如企鵝一樣搖搖晃晃,且伴隨呼吸中止、吞嚥困難以及躁鬱症、高血壓、高血脂、便祕等病症。發病後曾接受西醫藥物治療,但病情仍惡化快速。後來透過中醫的治療下,2個月即感到病症改善,不僅說話已回復到與一般人相近,生活自理能力也提升不少,過程中患者重燃對抗病魔的信心並增加求生的鬥志。 -
享受掏耳樂? 8大傷害恐樂極生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51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Adam Roberts博士指出,耳朵內部有自己的生態系統,若是透過外力清除耳屎,可能會將外界的細菌帶入耳朵內,一旦平衡的耳內生態系統被破壞了,就可能引發感染。